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 已完结 共6集

分类:纪录片 美国2021

主演:马克·容森

导演:内详

可以说是今年为止最喜欢的纪录片了,触发了很多感想。记录于豆瓣,不定期更新

(以下有部分内容泄露)

第一集:Autotune

自从这个技术进入大众音乐市场之后,准确来说,在被滥用之后,许多Music producer对这个技术有一些不好的印象。首先是口碑上,国内大部分人可能从没听过Autotune这个专业术语,但是一定听过加拿大电鳗梗以及知名劣迹艺人吴某凡的电音凡凡梗。在b站上随便一搜索,相关的恶搞,分析,鬼畜数不胜数。尽管一些视频内容其实在相对专业一点的耳朵里都能听得很明白:就是把一些吴某凡的经典名场面挂上一个夸张的Autotune,弹幕里立即乐开了花。

这里不去讨论恶搞的是非与否,但是某种意义上通过对凡凡音乐里常用的技术手段对这些东西进行解构,无疑加深了大部分受众对于这个技术本身的戏谑印象,可能就算在其他认真使用这个技术的歌手的歌里,都会有一些ky的听众去留言“怎么那么像凡凡”之类的话(当然如果没有是最好的啦)。进一步导致了许多音乐创作者本身对于antotune的抗拒——他们不想成为“怎么那么像吴某凡”的笑柄。

曾经的我便是如此,实际上一直到现在我对于autotune都不算感冒。相比于更有现代感的autotune,笔者对于历史更加悠久的Vocoder以及Talkbox是更加青睐的。还记得Kanye West那张不朽的《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ies》里面,那首Runaway,笔者还记得当时在高铁上,微信提示窗一闪,一位好友发来这首歌,询问最后面的solo音色是怎么做出来的。大概听了一下之后,只能听出来两点,一个是他一定是在一段人声旋律的录音作品上修饰的,二一个是他挂了厚厚的fuzz,而且这种fuzz跟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运放芯片fuzz单块不太一样,应该是更加粗糙原始的晶体管fuzz。后来了解到了vocoder和talkbox,笔者也尝试利用了电脑宿主里的软件效果器进行还原,不过效果不是特别好,只能怪罪于侃爷用的设备太好了——说回来,从那时起对于人声的改良与修饰,才开始进入我的眼界。之前一来自己更多是从乐手角度分析看待音乐,二来对于美式商业单曲有着说不出的厌恶(其中Autotune涵盖了很多了),不曾对这个技术动过念头。

讲完了这个背景,说回剧情。这一集有几个让我非常激动的片段——第一个是当John Lennon的儿子Sean Lennon在合成器上用autotune重新“演奏”了他父亲的单曲Hold On,令我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丝毫违和感。更可怕的是,这首曲子的美感似乎还上升了一个Level,上升到机器与人混合的未来感之美,仿佛机器的冰冷与人类的感性火焰相撞。确实无可否认,这首曲子本身就足够出色,足够emotional,加上了autotune的版本也足够冰冷,但是John Lennon当年的负有人类情绪波动的演唱(那些微微的抖动与颤音),依然是画龙点睛之笔。

而当Tpain说出自己的预言“下一个Game Changer可能是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但是他懂如何把脑海中的实体化展现给我们看”,惊世骇俗之余细想,似乎又不无道理:假设我们穿越回八十年代,告诉一个作曲家,再过几十年你只需要对着电脑屏幕点鼠标就可以创作一首歌,他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这正是2021年的我们正在做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正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Tpain的预言又是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的——旋律在被淡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说到这个我又想说一大堆了,自己对此还是很有感触的,最后还是决定放在第二集的部分来说,这一段先不展开了),希望再过几十年后人不会再嘲笑我们今日的短见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那便是纵观音乐发展历史,许多技术与设备后续的发展应用向着开发者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地方发展进行着。我们总是试图去寻找一个名为”标答“的康庄大道,迷惘困顿之后,将目光放在那个长长的时间轴上,发现所有人的误读与误解反而长出了美丽的错误。除开本集的autotune,本是应用在探测石油的声纳探测技术,这个算法的开发者们怎么也不曾想到过几十年后的音乐家们会这么去玩这个技术;类似的还有一开始是被德国纳粹作为军事技术保留的磁带录音技术,一开始用来给失语者病患使用的Vocoder,一开始只是为了不让乐手在练琴的时候感到无聊的死板鼓机,都在错误的使用方法上一路前行并最终被保存到那些经典的唱片之中。剩下的说多了就是老鸡汤了,我就不写下去了。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地方:以Paul McCartney为代表的现代流行音乐活化石们对于Autotune也是经历了从一开始认为这是Cheating,才慢慢转变为接受,但从不overuse的过程。而Tpain这样的新鲜血液的态度几乎从一开始就是”Fuck off,I don't care what they say“,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技术翅膀,最后掀起了新的狂热。或许这就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小小缩影吧。

第二集:Sample

不久前,笔者一位好友发来链接,视之,乃Mark Ronson本人18年左右在Ted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关于采样的解释与剖析,讲述了Mark对于采样的理解。只见Mark手指飞舞之下,Akai mpc 1000的打击垫此起彼伏,一段old school beat配合着Scratching令人大呼过瘾。尴尬的是,当笔者看到开头时,能立即反应过来曾经看过这个视频,然后后面的部分则没有印象。想来想去还原了事情的原貌,大体上应该是笔者曾经在YouTube一类的网站看过原版,但因为那时候笔者还是一个对于采样嗤之以鼻的摇滚青年,对于采样这样的“盗窃”行为,是瞧不上眼的;只有自己演奏并记录下来的东西才叫原创。当然事实证明,人类的本质是王境泽。采样成为了笔者最爱用的音乐制作手段之一。

回想伊始,采样这个手法自诞生之初就有着“原罪”——你很难去判断界定采样者的动机,究竟是采样者的奇思妙想,还是单纯想利用原曲的知名度为自己的音乐增加话题性。同时在版权上也往往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但是正如他的诞生本身就来自于一个背离了所谓“音乐圈”的世界——黑人底层世界。当黑人区的小孩们无法负担起几百美元的乐器时,家中为数不多的唱片便成为了他们的新玩具。也正是因为他们底层的环境,他们往往不通音律,不会读乐谱,没有文化,不懂乐理。但是贫穷的环境无法阻挡出色的耳朵发挥功用。黑人们此刻化身为中世纪的炼金术师,唱片化身为元素,传奇在采样机之间激荡。随后采样的风潮从嘻哈音乐界进入到电子音乐界,又是一场了不起的革命。

然而采样的争论并未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而消停,相反愈演愈烈。笔者几年前曾有幸聆听到DJ Shadow的名盘 Entroducing,当得知整张专辑全部用采样制作,DJ Shadow本人没有演奏一个音符后,笔者的音乐观一度崩塌。一如本集的嘉宾之一Questlove所说“Is it allowed to happen?”,笔者在听到DJ Shadow的音乐后也产生了极其类似的想法。自笔者了解学习音乐以来,没有一刻不是在被教育着你要多练琴/写原创/考级(?)。却不曾想到可以仅仅靠拼贴前人的遗产,便可实现如同吸星大法一般偷取他人功力的魔法。从那时起笔者获得了一个看待音乐的新视角。

前文提到,笔者曾经鄙视采样,侵犯版权不说,破坏原创性,更体现不出音乐创作者的乐器演奏技术。但是从DJ Shadow开始,笔者开始如同疯了一般dig过去的音乐宝库,将采样剪切组合拼贴直到这段音乐成为作者本身的所有物。正如纪录片中所言,嘻哈的初心与摇滚类似——当五十年代的孩子们听着电台里播放的蓝调歌曲时,他们中不少人拿起吉他蹩脚地模仿着,因为他们想融入音乐,成为这些音乐中的一份子。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不通乐理,不懂乐谱,却不妨碍他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续写新的传奇。

同样到了八十年代,孩子们听着父辈的唱片,也想成为他们熟知音乐的一份子。而此时,科技的进步,采样机的出现,让这样的理念前进了一大步,也让音乐创作者的参与更加直接与透明。说到底,采样技术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人类好奇心的本能驱使下的产物。笔者回过头来细想,总是觉得当年顽固不通的自己过于可笑。本就并非泾渭分明的东西,非要分出高下之分,还要搞鄙视链,实在是无趣又无聊。

如今的采样,已经不局限于嘻哈与电子,而是被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吸收。牛顿曾说过,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采样者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音乐推动了一大步。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音乐成为了一种吃亏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家连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都舍不得看,所有的歌都巴不得能有一个点,一下子跳到副歌聆听(实际上很多音乐app已经有这些功能了)。那些音乐制作者此刻化身为掘金者,将往日的经典悉数呈现。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旋律已经自动被听众淡忘,大家听音乐,听到的是一个回忆,一个画面。而当做旧处理的采样从扬声器,从耳机缓缓流淌到耳蜗之时,剩下的便是每一个听众独有的回忆之海。人们在这样的声音所编织的画面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回忆,哪怕这样的回忆并非亲身经历的,快餐化的。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