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犬:前篇 正片

分类:动作片 日本2020

主演:泷内公美,北村匠海,柄本明,森山未来,萩原实里,胜地凉,风间杜夫,二宫隆太郎,水川麻美,熊谷真实,..

导演:武正晴

凌晨2点看完冲回家写下的感想,第三天在咖啡店简单修改完毕。好久没有那么酣畅淋漓地写感受了!电影是我的生命之光!我要继续我的SIFF啦!

想发光的人太多了,但没有办法发光的人也太多了。生活是容不下那么多闪亮的瞬间的,所以有些人的棱角完全被磨平,有些人执拗又拧巴地在不愿放弃和不得不放弃之间反复消耗。这些被现实生活打击甚至抛弃的人,就是败犬。

但败犬始终还是猛兽,总有一个时刻,会让败犬忍不住小声地、咬牙切齿地、挤出几个字:「我想成为世界冠军」,而这一小撮败犬所散发出的光芒,会照耀到另一群曾经的败犬身上。于是,沉睡的火山会接连苏醒,光和热最终会延绵不断地覆盖在每一个人心上。

虽然《败犬》的核心是实在看得太多的日本哲学:不外乎是对社会边缘人的对焦,只不过有的故事告诉人们用力挥拳的意义;有的在取之不尽的时间所构成的无意义中寻找诗意——可以说武正晴两者都做到了,并还加入了现实里最容易被忽略、却最构成现实的那部分——冗长而无聊的日常(当然,效果好不好另说),这也是为什么败犬被分成了上下两篇。

成为败犬的条件

三个拳击手的三线并行,搞笑艺人宫木瞬(胜地凉 饰)和大村龙太(北村匠海 饰)的人物弧光比末永晃(森山未来 饰)的更为完整,前面两者都有着明确的翻身欲望,拳击是拯救他们的存在:一个父亲和身边人不认可的娱乐小丑想过上更认真的人生;一个街头混混想要改过自新、混杂着复仇和仰慕的心态与童年「偶像拳手」互相成就。但末永晃选择拳击的初衷为何?在片中只看到其父在儿时与他练习并强调,「你一定要成为世界冠军哦」。也就是说,晃是唯一一个没有「非拳击不可」的挣扎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受到挫折后愈发迷失,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不是真的还想继续。拳击之于他的意义是被人给予的,而不是主动头破血流后冲出来的血路。

所以当另外两条线都在不断前进的时候,前篇更着重描写末永晃寻找退路的尝试。「打假赛」后,他找了三条退路,与前妻复婚、与「同事」新婚、和求助教练重回拳击,但三条路都让他在犹豫选择后被大骂着拒绝。这是因为前妻与同事都看得很清楚,复婚和决定承担爸爸的责任,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而是不愿面对自己的逃避。做决定的魄力,来自于心跳会加速的那一瞬间,如果在当下哑口无言,答案不言自明。而教练的震怒,则来自于他连重回拳击都需要请求许可,而非如后篇接受了龙太的挑战后自发深夜练习(一旦自己认真起来,教练也来主动帮忙了)。一直依靠别人才能站起来,要骗自己到什么时候呢?

拳击本身就是不容有退路的生死较量,细看三个拳击人物,哪个不是因为「只能这样了」而撑到最后一刻。心里的火如果在这次再无法燃起来的话,活着就只是行尸走肉。所以不带着如此觉悟上场战斗的拳击手,是不配得到尊重的。「你想要的吧?世界冠军。」大家其实都知道的,正因为知道,才会在晃明明有光的指引、却仍选择背弃光时如此失望。

选择以拳击连结社会边缘人物,向无意义的生活用力挥拳的寓意,早已在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1996)或岸善幸的《啊,荒野》(2017)中被利用过,更不用说武正晴自己获得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作品《百元之恋》(2014)。

拳击基本上是自杀者的最后一次自救。拳拳到肉的痛觉,是存在的证明。拳击需要仇恨的力量,和必须要成为世界第一你死我活的觉悟。世界第一是什么?是一个为了活着而拥有的目标,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以更好听的方式讲出来,就是信念。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冠军在假赛后对晃说,以前一直还有点羡慕你,起码你还一直在拳击。当得到了世界冠军后,那样的信念又需要找到什么目标才够呢?还是说,只要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些光的痕迹,就足以好好地活下去了?

别看败犬这样,其实成为败犬也是有条件的。败犬的条件,是拥有无法被熄灭的信念。

在前篇,晃还在坚持拳击时,一直都穿着正红色的外套。这是代表他的颜色,而龙太则一直是黑色。在自己放弃自己的那场比赛后,晃就再也没有穿过红色,转而成为了深紫色的暗淡颜色。火山沉睡了,而红色卫衣冲锋衣穿在了龙太的身上。直到接受挑战,到最后一场比赛结束,晃又穿上了红色外套,奔跑在路上。这抹红色,是信念感的传递。

前篇的独立性与节奏感

相对于后篇几段矛盾集中爆发的高能量,前篇节奏稍显平淡。笔墨铺排的零散程度应该将前篇看作群戏,甚至可以看作为类似特殊服务业生存现状观察、星二代生活切片特写,与家暴问题背景调研的合体(哈哈),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败犬们的生存专题报告。但是这个报告是否需要那么详细,之于商业影片的标准,当然就是要大刀阔斧缩减到两部变成一部的两小时左右的标准时长,但既然导演这么拍了,总有其必要性。

对比五小时片长的滨口龙介的《欢乐时光》(2015),影片围绕四个背景不同的女性展开,琐碎到甚至不值得在传统剧情片中占一席之地的场景和对话被如实记录,几段几乎和现实时间完全吻合的工作坊和读书会的刻画,让人获得对现实生活的重新体验。荧幕内外的区别被暧昧地抹去,而观众也因这模糊的距离而成为了影片的演员之一,或者反之哪个人物早已成为了观众。这可谓反剪辑类影片的一大特色,利用得好就是一个优点。

但成也冗长,败也冗长,在前篇中,恐怕很难说能从过慢的节奏感中获取像《欢乐时光》这样的体验。虽然荒凉的社会里都是野兽,但每一头的内心都细心丰盈的话,就看不到被重点描写的野兽所存在的意义了。为了后篇密集的高潮爆发,前篇像在刻意地压抑铺排,却少了《怒》(2016)中暗藏危机的悬而未决,或《东京夜空最深蓝》(2017)中因漫长的痛苦和绝望中溢出的诗意。前篇本身无法靠对日常的描写,而单独构成一个非日常空间的影像空间,更别提对这种日常的再体验了。前篇更像是服务后篇一般的依附着存在。有些观影体验的优劣,见仁见智吧。总体来说,比起电影,更像是连看了一整部日剧。

以上就是深夜2点从SFC连看4小时《败犬》后迅速连夜写下的几点感想,并在第三天赶场完后修缮完毕,准备继续我的下半场SIFF。为了避免自己也犯不分主次的问题,就此掠过对拳击镜头本身的欣赏和其他角色的探讨,留予后篇的影评(如果我还有力气写的话)。但还是很想在此提出对于主角背后的人的「工具性」的疑问。

主角背后的工具人——女性?

瞬和龙太都少不了其背后一直支持的女人,像传话筒一样帮角色说出背景故事,去拜托父亲又去拜托对手,被莫名发火却完全没有自己脾气……相对应的晃所拥有的支持者是他天真又成熟的儿子,以及后来在狱中仍写信支持他的女人Akemi,基本上也是无法称之为独立的人物,比如难逃家暴所以需要求助于晃。

再谈谈里面的其他女性角色,前妻就算要重新开始,也是因为需要再婚(也就是需要另一个男人),而风俗店老板娘已经是里面最独立的一个人,则在最后还是需要一个完满结局,主动找了男人并且需要相守一生(还给我在门口听这种因为她做饭很好吃的务实表白听哭了!)。

我已经尽力往另一种方向解读了,比如说这非女性缺乏能动性的表现,而是她们反而是信念感非常足的人,因为她们相信的是自己的爱人。但再怎么理解,也很难为我在观影中忍不住冒出来的不适感找到出口。结合上一步武正晴的《百元之恋》来看,虽然女性是主角,倒还是很难跳脱出女人就是需要恋爱的框架,一旦有男人了就以主轴的感受真的莫名难受。但没事啦,男人也要恋爱啊。如果把男女角色对换后并没有太奇怪的感觉应该就是平等了吧?比如如果龙太是女性然后哪怕身后有家庭主夫和儿子,也要在丈夫的恳求下坚持打会瞎眼的拳击并得到了丈夫二话不说的笑着支持?好啦好啦,只是一些观影后的感受,所以留到了最后写在这里。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