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娜·迪尔曼 正片

分类:纶李片 法国1975

主演:德菲因·塞里格,亨利.斯多克,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这部经典的70年代女性主义作品,用三小时的时长,描绘了一个女人三天的日常,看似平静庸常,就像我们见到老朋友时说的 “everything much the same", 实则暗潮汹涌,最终喷薄而出。对影片内容不赘述,只谈观感。

意义

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一位家庭主妇的生活日常,从早起时的烧水、点炉,为儿子擦皮鞋,到儿子离开后叠睡衣、收拾床铺,以及之后出门办事等。细节上一丝不苟,娓娓道来。当然有些人会质疑这些生活上的琐碎片段的记录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这般长篇累牍地描述。似乎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意义由谁界定?也许在一个男权社会里,这些机械的、琐碎的家庭日常不值得记录,因为不创造产值,但是导演却偏偏用大量的细节刻画来告诉观众,这些生活细节是有意义的,一个家庭主妇每天所经历的、打算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正如片中家庭主妇的儿子看的书中的内容一样,今天的饭放的水多水少,是否可口也同样有意义。这位主妇在片中的“失语”某种程度上来源于这种意义感的被剥夺,而导演将这种意义感有力地抢回来。

理性秩序

剧中的家庭主妇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不用打卡,但她活得并不轻松,一份隐形的日程表一直指挥着她的生活,甚至连接客的时间都要和做晚饭、洗澡的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主妇在生活中习得了规划与运筹能力。这些秩序性安排都基于一个假设:人是理性的。这样的生活固然高效,同时也是不允许有一丝随意的变化——情绪起伏后没有按照每日计划完成各项家庭任务,第二天儿子回家后发现妈妈凌乱的头发。

工业化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人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出现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完成一个固定的任务。而主妇在家中就像一位纺织女工穿梭在一台大型厂房里,操作一台大型纺织机——需要在几点完成第几道工序,准确计算各个工序所用时间,才能保证一人操作时的“perfect timing"。推而广之,这条街道上的店铺,整个社会中的人,无不遵循着“perfect timing" 的准则。

呐喊

影片采用反复的手法描绘家庭主妇的三天日常,带来一种重复性的不适的观感。而这种三小时的不适的观感与许多家庭主妇一年365天真实经历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导演极其任性地用自己的镜头呐喊,让观众反思每一位家庭主妇在做这些事的绝望与孤独。

当然,这位主妇并非没有主观能动性,她也在用眼睛观察目之所及的世界,用自己的执着找寻一种力量感。比如,她在给儿子的大衣(加拿大产)配扣子时几乎走遍城里的铺子,得到的回复是没有人见过这种扣子。她叹息地说加拿大那边样式比欧洲早5年,这衣服都停产了,估计欧洲应该生产出这种扣子了。一位店铺的女售货员点醒了她,也许把扣子都换掉,就是一件崭新的衣服了。只有不沉湎于过去,才能面对未来的新生活,接纳新生活带来的可能性。

影片拍摄于欧洲后工业化时代伊始,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大于农业和工业的总和,出现大量职业专家和技师。知识的力量让女性可以崭露头角——第三天在咖啡馆出现的着男士衬衫,戴眼镜,吸烟的看报纸女性角色。她既不在肉铺里卖肉,也不在百货商店里卖扣子,她应该是一位靠知识谋生的知识女性。

随机性美好的破灭

生活是否有其他可能?能否自主地选择如何度过一生,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上的叛逆?主妇尝试了抱一抱帮忙照看的小婴儿,结果并不美好。不抱就很安静,抱了反而哭。小婴儿的啼哭声就是对她这小小试验的最好回答——生活中,那些所谓的随机性的、主观上美好的意图往往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这些小小的美好的意图在庸常的惯性生活面前不堪一击。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