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欲与虐杀 HD

分类:纶李片 日本1969

主演:冈田茉莉子,细川俊之,楠侑子

导演:吉田喜重

昨天看完了情欲与虐杀,当时想得更多的是导演在表达一些意识流的东西,模糊过去现实和未来的边界,今天读了一篇reading,明白了导演更多是在表达一种reflexive的电影主张(reflexive在这里我也不知道翻译成啥,反思?)。

上学期学纪录片电影就学到过reflexive mode,是让观众意识到电影的存在,反思电影(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体对现实的表达,和让观众本身开始思考起自己对纪录片的预设。我觉得不光是纪录片,放在其他电影类型也是共通的。吉田喜重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非传统的叙事片,很多片段和对话冗长,令人费解,过于戏剧。他认为很多导演都是在跟着既定的模式和故事走,他们知道观众喜欢什么电影,看到不同影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导演会根据这些既定的模式去制作会引起这些既定反应的电影。从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电影制作是机械的,这样的观众是”盲目和懒惰的“。当然,他自己也知道“yet making a film while rejecting narrative is agonizing"(原文是日语,不过这篇文章是我们老师翻译的哈哈),”制作一个拒绝叙事的电影是令人苦恼的“,但是如果导演只是遵从剧本和预设的话,电影就不再是一门艺术,导演也不再是一个艺术家了。

那么吉田喜重希望做到什么?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明知自己在制作电影,但是他要“diavow cinema"(否定电影),"distance myself as much as possible"(使自己尽可能地远离电影)。按照我的理解,他在拍电影的时候加入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但是他把理解的权利给予观众,而不是在拍电影的时候就想好要从观众那里得到什么反应。这样,电影就成了一个双向的艺术,导演作为制作者,和观众作为欣赏者,一起加入了这”endless reflection“(无尽的反思),去理解和反思电影。

看完这篇文章比起看电影是过瘾多了的。一方面很支持、很钦佩吉田喜重这种有态度的电影人,在挖掘电影作为艺术的一面,而不是一个纯叙事的工具(想想很多实验电影也是这样,挖掘电影作为美学工具的无限可能,否则电影和普通的视频、电视剧有什么区别)。但一方面还是不断回想到昨天看电影时候的不理解。为了追求这种表达和态度而过多放弃叙事是否值得呢?不管怎么说,个人观影体验给三星,但是给这部电影四星。我对文章的笔记1

我对文章的笔记2

上学期的电影课的PPT截图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