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邦德 HD中字版

分类:纪录片 美国2017

主演:约什·劳森,KassandraClementi,LandonAshworth,乔治·拉扎贝

导演:JoshGreenbaum

《成为邦德》(2017)

人人都爱007,复仇者联盟之前,这是全世界最卖座的IP。六位扮演者里有三位爵士,第一任邦德70岁时还能被评为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

邦德的扮演者只有两种情况:一、参演前众望所归.二、参演前没人看好,但上映后就众望所归。

除了乔治·拉赞贝。

成为邦德,意味着名利双收、站在贝弗利山顶端,俯瞰芸芸众生。

除了乔治·拉赞贝。

没人能拒绝邦德的魅力,包括邦德自己,首任邦德卸任时放话:演邦德?NEVER!于是12年后,两鬓斑白的康纳利演了Never Say Never Again!邦德?我再也不演了!真香!

没人能只演一次007。

除了乔治·拉赞贝。

(也许还有大卫尼文)《铁金刚大破皇家夜总会》

大卫·尼文爵士在007外传《皇家夜总会》里也演了邦德,没错,《皇家赌场》也是这个故事

那,没人能在正传里只演一次007,除了乔治·拉赞贝!拉赞贝,乔治·拉赞贝!

那么乔治·拉赞贝究竟是何许人也?这就是《成为邦德》这部电影的故事。

一个只有一个肾脏的男孩、一个中学肄业的混混、一个油嘴滑舌的推销员、一个左右逢源的男模、一个情场翻波的浪子、一个一鸣惊人的巨星、一个放荡不羁的嬉皮士、一个自毁前程的年轻人、一个自称从不后悔的老者。

这些都是乔治·拉赞贝的不同侧面,一起组成了这颗影坛流星。晚年的拉赞贝

影片的形式比较有趣,由晚年的拉赞贝本人出境,亲自担任旁白,再由演员演绎当年的情境。说虚构吧,有本尊来背书;说是纪录片呢,有些情节又过于抓马。也许你会说,没准儿乔治本人就这么传奇?

也许吧,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或者是活得久的人写的。

伊恩·弗莱明

1952年,英国退役情报员伊恩·弗莱明随手写了一本谍战小说,没想到,一年后,一经出版,这部被他成为“枯燥又畸形的作品”火了!这就是第一部007小说!

弗莱明心目中的007是加里·格兰特。毕竟连加里格兰特都说“人人都想成为加里格兰特,包括我自己。”但加里格兰特觉得自己太老了,最多只能演一部,干脆不演。60年代的格兰特已经老了

最后花落肖恩·康纳利,经过康纳利几年的演绎,007已经成为当时最炽手可热的角色。好莱坞也出现了众多跟风作品,像《好莱坞往事》中沙朗·塔特出演的那部《超级情报员麦汉4》就是仿作之一。《超级情报员麦汉4》(1969),这个系列都是007 的仿作

但康纳利就是不想演了,不是钱的事,反正这个苏格兰人就是不想演英格兰人了。

想演的人太多了!谁会跟名利双收过不去呢?想想最近罗伯特·帕丁森当上蝙蝠侠有多难?007可不用把脸藏在斗篷里。

无数明星表达了意向,其中包括后来的第三任邦德罗杰·摩尔,但谁也想不到一个澳大利亚的推销员笑到了最后。

这就说到了我们的主角乔治·拉赞贝。乔治中学肄业后干起了修车,有一天他突然顿悟“我应该在车里,不应在车底”,于是穿上西装改行销售,摇身变成了金牌推销员。

他确实是金牌推销员,而推销出去最好的产品就是他自己。

卖车时被星探发现、拍照登上杂志封面、拍广告火遍欧洲、靠嘴炮就赢来成为邦德的机会。《女王密使》预告海报里邦德的脸被挡住,卖起关子

作为仅此一次的邦德,很多人并没有看过这部1969年的《女王密使》,并且想当然的认为,一定是太失败,所以连邦德也被炒了。

殊不知,恰恰相反!影片一经上映就票房大卖,还成了当年的票房冠军。非但赚钱,口碑也好评如潮。

作为再造邦德的英雄,乔治·拉赞贝成了最炽手可热的红人。参考一下《泰坦尼克号》上映后的小李、《变形金刚》后的希亚·拉博夫、《阿凡达》后的萨姆·沃辛顿,对着镜头挥手,就能收获全世界的掌声。

但是,他膨胀了!

老板递上100万美金,和6部系列电影的合同。只要签一个字,他可能就是下一个肖恩·康纳利。

老板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但他拒绝了。

他说自己放荡不羁爱自由,不想被一纸合同束缚。

但真正的理由是当时新旧好莱坞交替,最潮的嬉皮士,恰恰站在代表雅痞的邦德的对立面。他觉得邦德过时了。

经纪人对他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片赚了500万,你只要6个星期拍两部电影,就能赚100万,何必去签卖身契。

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只有一个问题,他不是伊斯特伍德。

乔治·拉赞贝信了朋友,拒绝了老板,成了笑话。

不但是笑话,还是空前绝后的笑话!

他的名字不再是名字,而是成了一个形容词、一个梗。

如果你拒绝了一个全世界最好的机会——唉,你可太乔治·拉赞贝了!

但乔治带着新片的热度,还处在自带流量的阶段——嬉皮士造型出席首映式、在谈话节目自爆猛料,他现身的地方充满笑脸,聚光灯下,他不会去想,这究竟是赞赏还是嘲笑?

不过他很快就有时间去想了,毕竟观众爱的只是邦德,而不是拉赞贝,当下一任邦德赢得鲜花和掌声时,谁还会关心那个自以为是的澳大利亚人呢?罗杰·摩尔的幽默邦德深受欢迎

70年代,嬉皮士电影确实火过一阵,但007依然流行,还在继任者罗杰·摩尔的手下发扬光大。邦德熬过了冷战、熬死了苏联,在21世纪还护驾女王出席奥运会,依然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特工。但乔治·拉赞贝,这个拒绝邦德的男人,早已被忘记了。

讽刺的是,拉赞贝拒绝了正版邦德,却顶着邦德的头衔去了香港拍戏。《铁金刚大破紫阳观》(1974)

海报上写着”铁金刚“(邦德的港译),这位”国际巨星“在远东却连男一也演不上。

被王羽锁喉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当年身为”女王密使“的荣光呢?《直捣黄龙》(1975)

不过他在香港还有一次机会,如日中天的李小龙邀请他拍戏,如果成行,虽然不能成为下一个肖恩·康纳利,但没准也是下一个罗理士。但遗憾的是,没等到这次合作,李小龙就去世了。罗理士的眼泪能治癌症,可惜他从来不哭

再往后,乔治·拉赞贝的星途一直不振,最著名的电影居然90年代在欧洲拍的几部《艾曼纽》。《艾曼纽的复仇》(1993)英雄迟暮,只能去欧洲拍肉片

当然了,虽然影坛上的成就有所缺憾,但拉赞贝后来经商,也实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远比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更风光。但我还是会为他感到遗憾,因为类比的对象是肖恩·康纳利,毕竟,他也曾经是那个成为邦德的男人。

乔治·拉赞贝的一生,喝最烈的酒、蹦最野的迪、泡最美的姑娘、演最著名的角色、拿最贵的片酬、栽最惨的跟头、当最大的笑话。

攀上人生巅峰,再亲自跳下来。

人生只有一次,为啥不过得任性一点?

也许有遗憾,但谁没有呢?

详情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