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烦恼 超清

分类:剧情片 其它2020

主演:多米尼克·瓦塔,英格丽·伯克哈德,贾娜·麦金农,莉娜·沃森

导演:桑德拉·沃纳尔

第70屆(2020)柏林影展邂逅單元(Encounters)評審團特別獎得主。

首先要講的是,「邂逅」單元是柏林影展自2020年、也就是第70屆才設立的獨立電影獎項;同一年,更換了藝術總監,找來了長年擔任盧卡諾影展策展人的義大利影評人Carlo Chatrian。除了Carlo Chatrian之外,曾任德國電影協會的總經理Mariette Rissenbeek則受邀擔任執行總監。

綜觀兩人上任後的兩屆柏林影展,特別是邂逅單元,網羅了不少正式競賽片之外,出色、實驗,風格大膽的作品。無論是上一屆的《The Works and Days》,還是今年的《We / Nous》;某種程度上挑戰的不僅是傳統的影展準則,也在挑戰觀眾,以及全世界的電影發行商。的確有不少台灣的老片商覺得柏林影展不行了,看不懂他們現在的策略。

說回這部去年拿到評審團特別獎的《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生來麻煩 / 人工失格),真的非常慶幸台灣沒有上映,否則觀眾不知道都睡到第幾層去了。

電影的導演Sandra Wollner才導過兩部電影;第一部是2016年利用八釐米膠卷拍攝的《The Impossible Picture》,台灣當然沒有上映。

《The Impossible Picture》作為一部家庭生活的紀錄片,導演主張:「我們的記憶是如此的不可靠,有時我們看到的,也許是未來。」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將50年代維也納的生活,透過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那至少都可能比人類的記憶來的可靠。

既然人類的記憶不可靠,是否有改良或改善的方法?有的,電影《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因應而生,講的就是「記憶」這個如容器般的東西,如何在人類與科技密不可分的未來,人工智慧除了扮演服務、陪伴等各種角色之餘,還與人類產生了錯綜複雜的記憶糾纏。

無論從劇情、節奏,或是影像風格下手,你都會發現《The Trouble With Being Born》頗有「希臘詭異浪潮」的影子。

什麼是「希臘詭異浪潮」?《聖鹿之死》、《非普通教慾》你看過了嗎?

一名奧地利的女性導演如何拍出了一部盧卡諾影展會邀請放映的電影?顯然到了柏林影展也不會違和。只不過,人類與科技的相處終釀成「悲劇」的現實,似乎說明了片名的寓意。

而其實,電影本身除了人工智慧這個未來人類生活最好的夥伴之外,一起生活的型態從電影看來也是挺驚悚的。當人工智慧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承載了人類最寶貴的記憶時,你能用程式或任何軟體將其抹去?我想這就是Sandra Wollner這部電影要闡述的現實。

1-10分我給8分。

详情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