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全8集

分类:纪录片 中国大陆201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做个笔记第三集:马臻筑湖

王充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

提出潮汐与月亮圆缺有关,这一理论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代表作品《论衡》,大约作成于章和二年(88年)。全书共计13卷85篇,其中《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其集大成者是《白虎通义》。《论衡》细说微论,主要阐述了王充的无神论思想,批判了当时社会盛行的“天人感应”和谶纬学说。

《论衡》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唯物主义著作。虽历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但其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仍具有重要作用。

马臻筑湖 马臻于顺帝永和五年(140)为会稽太守。到任之初,即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非宋以后的鉴湖)。堤长127里, 湖周长358里,上蓄洪水,下拒咸潮,旱则泄湖溉田,使山会平原9000 余顷良田得以旱涝保收。但因创湖之始,多淹冢宅,为豪强所诬,马臻被刑。越人思其功,将遗骸由洛阳迁回山阴,安葬于镜湖,并立庙纪念。第四集:绍祚中兴

宋室南渡,改越州为绍兴,作为南宋陪都。

越王勾践在绍兴建大小城,绍兴成为浙江第一大城市。

越窑青瓷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内,即今浙江省绍兴、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晚唐诗人陆龟蒙之《秘色越器》中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法门寺出土秘色瓷。明明碗中空无一物,却似盛有盈盈春水。并非所有秘色瓷皆有这一奇景,只有“凹底”的秘色瓷才能“无中生水”。碗底由外侧向内侧凹,形成微小弧面,在光线照射下,碗底折射出莹莹白光,似水似云。

靖康之耻,文人南渡,形成好学之风。

宋室南渡,对绍兴的城市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文人集聚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第五集:风雅越地

王充的叛逆思想

嵇康的自由精神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400多位唐朝诗人的浙东之旅

贺知章:

贺知章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王谢家族:

两晋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在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出身的高门子弟成了历史主角。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政治的混乱繁复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既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又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很多代人。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代表性大家族。

两晋南北朝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比肩。“王谢”的并称便是那样昌盛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三百多年来,王、谢两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繁盛、荣耀。虽然家族内部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能互相帮助,保证家族始终能够站在时代前沿。

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

人称谢康乐,谢玄之孙,著名诗人,作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著名诗歌。唐朝大诗人李白赞之:“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第六集:文化巨邑

王阳明,心学,本性良知

刘宗周,心学修正者,强调诚意慎独。

黄宗羲,心学的转型,清初的实学。

徐渭,明代晚期绍兴最富传奇色彩的名人。故居青藤书屋。“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是对徐渭奇绝峻拔的才情和孤傲寡合的个性的真实写照。他曾参加八次乡试都没有考取,不拘礼法、离经叛道是他科举考试屡屡败北的根本原因。他后来的由发疯、杀人至自杀的经历,画风上独创大写意的泼墨挥洒,令人联想起300年后荷兰的印象画祖师梵高,那位陷于精神病自杀,喜欢以悦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块表达主观感受和强烈情绪的画界天才。两位大师身上都笼罩着相似命运的魅影。最受后人推崇的大写意水墨画完成于他人生最后的19年间,这是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经历过人生荣辱、生死劫难的他,一切感悟都化作创作上不可遏制的喷发,他艺术的成就到达了天才的巅峰状态。

历代的大家对他都很推崇,流派上、甚至是画法上都受到他的影响,都能看到徐渭的影子。像清代的赵之谦、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都受到他的影响,甚至齐白石也受到他的影响,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一条狗”

青藤书屋的后一位主人,陈洪绶,被称为明末四大怪杰之一,他秉承了徐渭的艺术精神。第七集:光复军兴

绍兴是革命团体光复会主要所在地,光复会核心成员:徐锡麟、秋瑾、陶成章

光复会办学--大通学堂(浙江革命大本营)周恩来题字第八集:世纪呐喊

蔡元培辞官投身教育兴国

鲁迅弃医从文

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二

毛泽东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结语:

从断发文身的于越先民为了向大自然争取生存权到春秋时期吴歌越剑的争战风云,在人与天、血与火的漫长斗争中,绍兴精神由此诞生。

越王勾践凭着胆剑精神谱写了忠诚霸业的悲壮史诗,从此古老的越文化中就蕴藏着卧薪尝胆的励志自强,彰显着坚韧不拔的斗志抱负。西汉时的王充正是秉承这种胆剑精神,冲击和推动了当时的思想领域,才出现了像马臻这样造福于民、不畏权势的治水能吏。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文化的交融,古越的血性强悍中渗入了柔性、灵动、精致的文化基因和书卷气息。魏晋时期的绍兴名仕嵇康在临刑前一刻将越地这种精神气质演绎到了极致。到了宋明清时期,这种精神不断地得以传承发展。陆游、王守仁、刘宗周、王宗羲、徐渭等无不烙下了越地的精神印记。

到了近代,不论是秋瑾以身许国,还是徐锡麟向死而生的精神,无不是胆剑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蔡元培和鲁迅更是蕴藏着胆剑精神所包含的敏慧善谋的柔性、崇文尚武的血性,在历史关头,是他们擎起了一个民族的火炬。

越国已不复存在,但越地的精神早已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融入到中国的传统精神里,成为中华民族励志自强的典范。详情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