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HD

分类:喜剧片 其它1986

主演:FyodorDunayevsky,AnastasiyaNemolyayeva,OlegBasila..

导演:KarenShakhnazarov

1986《本片》苏联小伙曾预言了苏联将会解体

通讯员 Курьер (1986)

  电影正式上映时的海报长这样。

  男孩满脸困惑手持长矛,女孩撅着嘴巴漂在半空,赛博朋克质感的背景散落着几个丧尸般的少年,左下角还有一只大猫。

  我打赌没有人能猜出这是一部青春爱情喜剧。

  进入正片,《通讯员》的剧情却再普通不过。

  男孩女孩一见钟情,即使家人反对,也要在一起,无奈现实的差距不断制造感情危机,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

  但《通讯员》并没有看上去这么单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它借一场失败的恋爱,包装了苏联的社会问题。

  男主伊万来自单亲家庭,家境一般,学习成绩更一般。念完职高后,他的分数不够上大学,想找份舒服的工作,却在面试现场一问三不知,惨遭拒绝。

  伊万回归到家里蹲状态,看似轻松,实则烦躁。妈妈说了他两句,伊万就扬言要把家烧了,当即扯了几张报纸到房间里点燃。

  可是,看见火焰窜起半人高,伊万突然没了脾气,又自己把火浇灭。

火光里的伊万妈妈

  他并不是执着于抗争的人,对大部分事情,都完全无所谓。苏联老学究称他为“愚蠢的虚无主义者”,而这样的少年,莫斯科街上还有一堆。

  成为通讯员之后,伊万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踩着滑板游荡在街头,直到有一天,他认识了卡嘉,他的女神。

  卡嘉金发碧眼,双腿修长,会唱歌、弹钢琴,刚考上全俄排名第一的莫斯科大学。

  从外形,到实力,她和伊万没有一丝般配。但被大长腿吸引的男孩还是对其发起猛烈攻势,先直接赞美,再撒谎装逼,最后用“我无所谓的”嬉皮态度应付卡嘉父亲的拳打脚踢。

  乖巧女孩经常恋上叛逆男孩,卡嘉也不例外,才见了伊万两次就欣然约会。

  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卡嘉的富贵朋友和文化圈家人还让伊万感到自卑。

  伊万越不自信,表现就越自大,不自觉地把谎言当作保护膜。

  一次,当卡嘉的爸爸严令伊万不要再跟女儿来往,惊慌之中他谎称卡嘉已经怀孕,自己将“昂起高贵的头颅”对她负责到底。

  这场闹剧后来的解决逻辑堪比赫鲁晓夫对玉米的迷之执着。

  生气的卡嘉要求伊万马上找个地方让他们躺下,把那个还不存在的孩子给造出来。

  只可惜,当天公园里造孩子的情侣太多了,伊万和卡嘉辗转至地窖暧昧,却很快被乱入的热心市民打断。

  市民大骂他们“不要脸”“乱搞男女关系”,卡嘉羞愧难当,彻底清醒了。

  她冲出大门,边跑边对伊万怒吼:“都怪你!我恨你!”

  稀里糊涂的青春恋爱至此无法挽回,荒诞的现实戳破了粉红色泡泡。恋人们终于看穿了幻想中完美的对方,而接下来的,就是极度的失望。

  人一旦面对真实世界,卸去想象力的辅助,就很容易崩溃、抓狂。

  但幸运亦或不幸,这种失望也会消退。

  在80年代末的苏联,孤独之心不难找到新的替代物。其中的一大速效药就是,商品。

  伊万与卡嘉相恋的时候,苏联已经开始慢性解体。

  各种西方商品大量涌入,既是解放也是入侵。它们把酷青年的生活占满了,以至于“自我”也成了可以购买、穿戴的东西。

  滑板、街舞、迪厅、电子乐,时髦的舶来品令人兴奋却又反衬出本土的落伍。

  电影片头,两个dancer在莫斯科郊外的荒废工地上扭动机械舞的画面。震撼是当然的,但那环境、那outfit,也让人看了心酸。

就问你见过这么硬的Popping吗

  故事背景与现实平行,设置在1986年。那时候共青团真理报才第一次提到平克弗洛伊德,苏联人刚能合法购买到齐柏林飞艇的磁带。

  这个历来号称第一先进的国家,突然发现了自己的落后,心情一言难尽,唯有用自嘲排解。

  据说,当年最流行的一则笑话,把苏联比作行驶到铁轨尽头的火车,车上的每一任领导人各出对策。

  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毙,赫鲁晓夫立刻站出来为两个可怜人平反,勃烈日涅夫猛力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大家左右摇动列车,制造正常运行的假象。

  戈尔巴乔夫呢,则把窗帘扯开,探出身子大叫:前面没路了!前面没路了!

全俄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共青团真理报》

  片中伊万的家庭背景,也影射了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微妙关系。

  父亲在故事的开头就出轨了,前脚刚刚离婚,后脚就带时髦小妞去西方世界花天酒地。

  母亲则被抛下,像典型的俄国小说大女主:以泪洗面,坚韧不拔,悲天悯人,朗诵诗歌。

旧爱新欢之残忍对比

  但选择保守和选择激进实际上是一样的,都回避了根本问题,拒不解决危机。

  普希金的诗歌厉害,也比不上漂亮姑娘身上的法式印花小西服。老大哥最终不是输给欧美,而是输给消费。

  于是,资本主义举着商品目录趁虚而入,替全车人扳下了变道闸。新老两派苏联人分道扬镳,要么失去金钱,要么失去精神。

毕竟,商品目录带来的杀伤力,无人能幸免。

  拿影片里卡嘉的作家老爸来说。

  此公虽然是个硬核苏联人,满口社会主义价值观,但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他就穿着全套阿迪达斯。其女儿也不例外,两人胸前的三叶草logo,比金发还耀眼。

卡嘉(上)和卡嘉的老爸(下),阿迪达斯承包了一家人的衣柜

  单看服装,伊万和卡嘉几乎不像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

  事实也证明,换上了德国潮牌的苏联女孩,不再会被“看电影+吃冰激淋”的约会模式打动了。

  卡嘉想要的是“不一样”,但兜里只有100块的伊万能怎么办?

情侣们都很熟悉的死亡问答环节

  “去豹子洞吗?”,伊万提议。

  那是他小时候玩耍的沙滩,他的精神家园。传说马戏团里逃跑的豹子经常在那儿出没,留下爪印,却没人见过豹子的真身。

与恋人一起等待想象中的豹子,何其浪漫。

  但卡嘉不解风情,到了“豹子洞”,既见不到“豹子”也没找到“洞”,以为这又是伊万的套路,转身就走。

  她不知道这里对男孩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想去赴下一个局,喝点酒,聊聊天。

  在“豹子洞”,卡嘉的背影把伊万搞颓了,他低着头,走了两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两手捧起沙子,看它们从指缝中溜走。

  下半身的冷静,换来了上半身的清醒。伊万突然发现自己做过的很多事情,只是演给家长、哥们和女孩看的滑稽戏。

真正的伊万呢,只想呆在“豹子洞”,守着爪印,等野兽出现,再像猎人一样抓住它。

  生存本该单纯,不存在约会地点的挑选、工资的高低,更不用计划未来,空谈理想。

  当然,短暂沉思之后,伊万又去蹦迪,追女仔,玩滑板了。这是荷尔蒙决定的,不接受反驳。

但“豹子洞”的遭遇,熔断了伊万的苏联旧世界与卡嘉的西化新世界之间虚假的和睦。

  歌里唱的伟大爱情,在现实面前不过如此而已。

  分手前的倒数第二个夜晚,伊万发梦了,梦见自己走进一间水泥房子,房子中间放着爸爸的半身像,乍看上去很像某位苏联领导人。

  “过得怎么样,老兄?”半身像问伊万。伊万想了想,点头回答,“一切都好。”

  但梦醒之后,他选择了参军,决定离开一切都好的生活。

  临近世纪末的1986,卡嘉与伊万互道永别。心灰意冷的男孩准备好离开,却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追的那么努力,反而离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他们的愤怒、迷茫和糊涂,像一句谶语,直指5年后的解体前夜;

  不知道当年观众席里有多少苏联人看懂了这则爱情寓言。

  他们中又会不会有人猜到,再过5年,1991年的圣诞,一场巨变将重演这个结局。

  在失败的1986年,终于以一场分手的爱情寓言作结。故事中的男孩、女孩相恋了短短数月,却自始至终连手都没牵。

  他们对性的渴望和无措,则让我想起同年早些时候流传于苏联的另一句流行语:“苏联没有性”。

  同样是1986年6月,家住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苏联女人和家住波士顿的美国女人在某个电视节目上通过卫星连线展开聊天。

  过程中,一位美国女人向苏联女人提问:我们国家的许多电视广告都有“性”,你们有这个问题吗?

  妇联成员柳德米拉·伊万诺娃此时正好接过话筒,当即回答道:

  “在苏联,我们没有性......”

柳德米拉·伊万诺娃,图源Google

  她的话其实还未说完,全场却已陷入哄笑。

  主持人弗拉迪米尔·波斯纳见状强行插嘴,扭转话题,假装无事发生。而在场的苏联女人,大洋彼岸的美国女人,两国的主持人以及节目背后严阵以待的领导们,谁都没有费心追问伊万诺娃被吵闹声掩盖的下半句话。

  她想说的是——“在苏联,我们没有性,我们有爱“。

  但她也太傻了,哪知道在80年代末的社会,当人们听到“性”,便不再能听到“爱”。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