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扯的“命运”

分类:纪录片 西德1979

主演:赫尔加·雷德梅斯特

导演:赫尔加·雷德梅斯特

《鬼扯的「命运」》是在德国六八和女权浪潮下催生的,这从影片一开始就能看出来。有哪个电影人会让一部影片从「被摄者在剪辑台上观看素材」开始?只有经历过早前学生运动之尴尬的「外行人」才会这么干。

作为当时西柏林最大的现代化住宅区,曼基仕社区就像电影中的法国马恩拉瓦莱新城和日本团地一样,充满了摩登的生活方式、被打碎重组的社会关系、千篇一律的建筑住宅和席卷居民内心的风暴。上世纪60年代末,德国大学生就介入到曼基仕社区以挑战这种集约型的城市规划,甚至后来最激进的红军旅也是从这里走出来。但当居民们终于亲口说出「我们住得像囚徒」时,和学生的间隙就被曝露出来。居民们质疑的是:你们要么是替我们在抗争,要么是把我们当作社会问题的研究对象,那么你们当真关心我们的社区和生活吗?本片的导演赫尔加与主人公伊琳娜·拉科维茨一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相遇相识的。

赫尔加成了曼基仕区的一名社工,在与伊琳娜一家的长期相处之下,「受助对象」与「伙伴」间张力的调试必须在影片中体现出来,这是《鬼扯的「命运」》获得赞誉的很大一个原因,1980年该片在法国获得第二届真实电影节大奖,同年也获得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褒奖:「在这部影片中,沉默传奇般地炸裂出来」,「我请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但在德国本土,关于影片的争议是白热化的,正如导演在某次访谈中划出的一个小小限定:「与其说这是女性电影,不如说它是部家庭电影。」无论伊琳娜或他们一家子在曼基仕社区的集体行动中居于怎样的位置,无论他们的谈论涉及多少社会议题,也无论影片最终面向公众将有多少社会意义,电影从一开始就严格地限定于「家庭」之中,止步于触及他们的社会身份。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现在说的家庭影像不正是如此?显然有一部分家庭影像更畏缩地局限于个体自身,即:以我的眼睛观察家庭对象。如果家人之间只有自说自话、对于「家」这个话题顾左右而言他,那并不是赫尔加所限定的「家庭」之所在。

所以,《鬼扯的「命运」》的残酷性在当时受到严重的伦理质疑,并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当家庭中发生言语乃至肢体暴力时,社会工作者赫尔加干预了吗?是怎么干预的?——她问了三女儿阿斯特丽德两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打你弟弟?你接受你妈打你吗?」其二,让一个母亲坐在剪辑台前观看女儿说「我没有妈妈」以及女儿们控诉、质疑母亲的影片片段,对电影导演赫尔加来说合乎伦理吗?这等于向当时(也包括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个烫手的问题:我们总说一个母亲应该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但当她真的说出来了(——她朝着镜头咆哮「我生出来的怪物!」「我要让他离开那法西斯猪!」「这难道不是爱吗!」「停下!」),为何结果却是那么地令人厌恶与不快?这不快又来自何处?来自银幕上的那个家吗?很快,那个家里的接抛球有力地掷向了银幕外的你我。这里似乎奇妙地呼应了《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在标题译名中文字游戏般的呼唤:「Will You Look At Me?」在这部影片中,当你真的回望我时,我必须回答《鬼扯的「命运」》的英法译名:难道「这就是命吗?」

在当时的争议声中,有人反过来质疑影片的结尾过于乐观:为何整部片子的严肃性最终以伊琳娜欢笑地坐着旋转飞车收场?这难道不是在迎合流行文化的叙事吗?不,那一刻,伊琳娜终于又在「世界」之中了,她并不是一个孩子。

关于影片

曼基仕社区(Märkisches Viertel)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柏林最大的住宅区。始建于1963年,当时作为柏林墙竖立两年后首个城市重建计划的一部分,住宅区东侧就紧挨着柏林墙。住宅区坐落在城市北部的边界处,被规划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单元,其中包括商店、邮局、学校、运动场和青年俱乐部这些便民设施。住宅区包含17000套公寓,原计划容纳50000人。虽然最初被誉为是仁慈的福利国家所赋予的绿色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光辉典范,但在1968年国际叛乱热潮的背景下,这片住宅区便成了学生激进分子抗议的目标,他们把这个地方“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他们在社会中看到的无数问题”。被吸引来这片住宅区的建筑学生们,一开始致力于挑战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但需求扩大之后就出现了由租户领导的针对居民的一系列问题的斗争。1969年,主流自由派新闻杂志《明镜周刊》的一期采访了部分租户,他们抱怨周围环境单调乏味,把住宅区比作监狱和兵营。很快,住宅区就被经常描述为一座惨淡的灰色巨石阵,伴随着不断上涨的租金,简陋的基础设施,以及故意被社会边缘化的居民。 赫尔加·赖德迈斯特:

1940年生于哈雷/萨勒。1961 - 65年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绘画。1969年生下一个女儿。1973 - 77年在德国电影电视学院(dffb)学习。伊琳娜·拉科维茨,

裁缝,家庭主妇,母亲。1979年:严重残疾,接受社会福利,48岁。理查德·拉科维茨,

受过矿工培训。1979年:建筑公司的非技术工人,55岁。伊琳娜和理查德在结婚22年后离婚。1979年,他们的三个女儿:苏珊娜,19岁,已完成学业,独自生活,在拍摄期间订婚;卡门,18岁,已完成学业,获得文凭,是法庭书记员的学徒,与男友卢茨生活在一起;阿斯特丽德,14岁,上中学,与伊琳娜住在一个公寓。离婚后,理查德与伊琳娜和两个孩子住在柏林曼基仕社区的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伊琳娜有一个男朋友霍斯特,他也在影片中短暂出现,但他们不住在一起。自1970年起,伊琳娜为曼基仕社区的租户自组织工作。赫尔加在1972年5月的Kursbuch 27上发表的 "schöner wohnen"("更好的生活"),汇编了她1971/72年在曼基仕社区与伊琳娜的对话。1974年10月的Kursbuch 37上发表的"Warum ist solidarität so schwierig"("为什么团结如此困难"),包括了伊琳娜在内的三名工人对话的录音。伊琳娜还与Rororo(罗沃尔特出版社的非虚构写作丛书)合作编写了 "wohnste sozial ..."("如果你和别人一起生活..."),1972年,拉科维茨一家参加了纪录片 "kinder für dieses system"(这系统的儿童)的拍摄,这部影片的一个节选被用于《鬼扯的“命运”》中的闪回片段。以上参考:

Interview with Helga Reidemeister: The working class family by Marc Silberman from Jump Cut, no. 27, July 1982, pp. 44-45.

The "Good Mother":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with Uta Berg-Ganschow, Beige Heberle, Claudia Lenssen, Helke Sander, Gesine Strempel, Sigrid Vagt, Hildegard Westbeld, from Frauen und Film , mai 1979, No. 20 (mai 1979), pp. 21-39, translated by Megan Ewing.

Hannah Proctor,Revolutionary Patience:Housing, violence and the family in two films by Helga Reidemeister."<>"" && "

《鬼扯的「命运」》是在德国六八和女权浪潮下催生的,这从影片一开始就能看出来。有哪个电影人会让一部影片从「被摄者在剪辑台上观看素材」开始?只有经历过早前学生运动之尴尬的「外行人」才会这么干。

作为当时西柏林最大的现代化住宅区,曼基仕社区就像电影中的法国马恩拉瓦莱新城和日本团地一样,充满了摩登的生活方式、被打碎重组的社会关系、千篇一律的建筑住宅和席卷居民内心的风暴。上世纪60年代末,德国大学生就介入到曼基仕社区以挑战这种集约型的城市规划,甚至后来最激进的红军旅也是从这里走出来。但当居民们终于亲口说出「我们住得像囚徒」时,和学生的间隙就被曝露出来。居民们质疑的是:你们要么是替我们在抗争,要么是把我们当作社会问题的研究对象,那么你们当真关心我们的社区和生活吗?本片的导演赫尔加与主人公伊琳娜·拉科维茨一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相遇相识的。

赫尔加成了曼基仕区的一名社工,在与伊琳娜一家的长期相处之下,「受助对象」与「伙伴」间张力的调试必须在影片中体现出来,这是《鬼扯的「命运」》获得赞誉的很大一个原因,1980年该片在法国获得第二届真实电影节大奖,同年也获得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褒奖:「在这部影片中,沉默传奇般地炸裂出来」,「我请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但在德国本土,关于影片的争议是白热化的,正如导演在某次访谈中划出的一个小小限定:「与其说这是女性电影,不如说它是部家庭电影。」无论伊琳娜或他们一家子在曼基仕社区的集体行动中居于怎样的位置,无论他们的谈论涉及多少社会议题,也无论影片最终面向公众将有多少社会意义,电影从一开始就严格地限定于「家庭」之中,止步于触及他们的社会身份。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现在说的家庭影像不正是如此?显然有一部分家庭影像更畏缩地局限于个体自身,即:以我的眼睛观察家庭对象。如果家人之间只有自说自话、对于「家」这个话题顾左右而言他,那并不是赫尔加所限定的「家庭」之所在。

所以,《鬼扯的「命运」》的残酷性在当时受到严重的伦理质疑,并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当家庭中发生言语乃至肢体暴力时,社会工作者赫尔加干预了吗?是怎么干预的?——她问了三女儿阿斯特丽德两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打你弟弟?你接受你妈打你吗?」其二,让一个母亲坐在剪辑台前观看女儿说「我没有妈妈」以及女儿们控诉、质疑母亲的影片片段,对电影导演赫尔加来说合乎伦理吗?这等于向当时(也包括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个烫手的问题:我们总说一个母亲应该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但当她真的说出来了(——她朝着镜头咆哮「我生出来的怪物!」「我要让他离开那法西斯猪!」「这难道不是爱吗!」「停下!」),为何结果却是那么地令人厌恶与不快?这不快又来自何处?来自银幕上的那个家吗?很快,那个家里的接抛球有力地掷向了银幕外的你我。这里似乎奇妙地呼应了《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在标题译名中文字游戏般的呼唤:「Will You Look At Me?」在这部影片中,当你真的回望我时,我必须回答《鬼扯的「命运」》的英法译名:难道「这就是命吗?」

在当时的争议声中,有人反过来质疑影片的结尾过于乐观:为何整部片子的严肃性最终以伊琳娜欢笑地坐着旋转飞车收场?这难道不是在迎合流行文化的叙事吗?不,那一刻,伊琳娜终于又在「世界」之中了,她并不是一个孩子。

关于影片

曼基仕社区(Märkisches Viertel)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柏林最大的住宅区。始建于1963年,当时作为柏林墙竖立两年后首个城市重建计划的一部分,住宅区东侧就紧挨着柏林墙。住宅区坐落在城市北部的边界处,被规划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单元,其中包括商店、邮局、学校、运动场和青年俱乐部这些便民设施。住宅区包含17000套公寓,原计划容纳50000人。虽然最初被誉为是仁慈的福利国家所赋予的绿色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光辉典范,但在1968年国际叛乱热潮的背景下,这片住宅区便成了学生激进分子抗议的目标,他们把这个地方“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他们在社会中看到的无数问题”。被吸引来这片住宅区的建筑学生们,一开始致力于挑战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但需求扩大之后就出现了由租户领导的针对居民的一系列问题的斗争。1969年,主流自由派新闻杂志《明镜周刊》的一期采访了部分租户,他们抱怨周围环境单调乏味,把住宅区比作监狱和兵营。很快,住宅区就被经常描述为一座惨淡的灰色巨石阵,伴随着不断上涨的租金,简陋的基础设施,以及故意被社会边缘化的居民。 赫尔加·赖德迈斯特:

1940年生于哈雷/萨勒。1961 - 65年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绘画。1969年生下一个女儿。1973 - 77年在德国电影电视学院(dffb)学习。伊琳娜·拉科维茨,

裁缝,家庭主妇,母亲。1979年:严重残疾,接受社会福利,48岁。理查德·拉科维茨,

受过矿工培训。1979年:建筑公司的非技术工人,55岁。伊琳娜和理查德在结婚22年后离婚。1979年,他们的三个女儿:苏珊娜,19岁,已完成学业,独自生活,在拍摄期间订婚;卡门,18岁,已完成学业,获得文凭,是法庭书记员的学徒,与男友卢茨生活在一起;阿斯特丽德,14岁,上中学,与伊琳娜住在一个公寓。离婚后,理查德与伊琳娜和两个孩子住在柏林曼基仕社区的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伊琳娜有一个男朋友霍斯特,他也在影片中短暂出现,但他们不住在一起。自1970年起,伊琳娜为曼基仕社区的租户自组织工作。赫尔加在1972年5月的Kursbuch 27上发表的 "schöner wohnen"("更好的生活"),汇编了她1971/72年在曼基仕社区与伊琳娜的对话。1974年10月的Kursbuch 37上发表的"Warum ist solidarität so schwierig"("为什么团结如此困难"),包括了伊琳娜在内的三名工人对话的录音。伊琳娜还与Rororo(罗沃尔特出版社的非虚构写作丛书)合作编写了 "wohnste sozial ..."("如果你和别人一起生活..."),1972年,拉科维茨一家参加了纪录片 "kinder für dieses system"(这系统的儿童)的拍摄,这部影片的一个节选被用于《鬼扯的“命运”》中的闪回片段。以上参考:

Interview with Helga Reidemeister: The working class family by Marc Silberman from Jump Cut, no. 27, July 1982, pp. 44-45.

The "Good Mother":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with Uta Berg-Ganschow, Beige Heberle, Claudia Lenssen, Helke Sander, Gesine Strempel, Sigrid Vagt, Hildegard Westbeld, from Frauen und Film , mai 1979, No. 20 (mai 1979), pp. 21-39, translated by Megan Ewing.

Hannah Proctor,Revolutionary Patience:Housing, violence and the family in two films by Helga Reidemeister."<>"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鬼扯的「命运」》是在德国六八和女权浪潮下催生的,这从影片一开始就能看出来。有哪个电影人会让一部影片从「被摄者在剪辑台上观看素材」开始?只有经历过早前学生运动之尴尬的「外行人」才会这么干。

作为当时西柏林最大的现代化住宅区,曼基仕社区就像电影中的法国马恩拉瓦莱新城和日本团地一样,充满了摩登的生活方式、被打碎重组的社会关系、千篇一律的建筑住宅和席卷居民内心的风暴。上世纪60年代末,德国大学生就介入到曼基仕社区以挑战这种集约型的城市规划,甚至后来最激进的红军旅也是从这里走出来。但当居民们终于亲口说出「我们住得像囚徒」时,和学生的间隙就被曝露出来。居民们质疑的是:你们要么是替我们在抗争,要么是把我们当作社会问题的研究对象,那么你们当真关心我们的社区和生活吗?本片的导演赫尔加与主人公伊琳娜·拉科维茨一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相遇相识的。

赫尔加成了曼基仕区的一名社工,在与伊琳娜一家的长期相处之下,「受助对象」与「伙伴」间张力的调试必须在影片中体现出来,这是《鬼扯的「命运」》获得赞誉的很大一个原因,1980年该片在法国获得第二届真实电影节大奖,同年也获得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褒奖:「在这部影片中,沉默传奇般地炸裂出来」,「我请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但在德国本土,关于影片的争议是白热化的,正如导演在某次访谈中划出的一个小小限定:「与其说这是女性电影,不如说它是部家庭电影。」无论伊琳娜或他们一家子在曼基仕社区的集体行动中居于怎样的位置,无论他们的谈论涉及多少社会议题,也无论影片最终面向公众将有多少社会意义,电影从一开始就严格地限定于「家庭」之中,止步于触及他们的社会身份。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现在说的家庭影像不正是如此?显然有一部分家庭影像更畏缩地局限于个体自身,即:以我的眼睛观察家庭对象。如果家人之间只有自说自话、对于「家」这个话题顾左右而言他,那并不是赫尔加所限定的「家庭」之所在。

所以,《鬼扯的「命运」》的残酷性在当时受到严重的伦理质疑,并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当家庭中发生言语乃至肢体暴力时,社会工作者赫尔加干预了吗?是怎么干预的?——她问了三女儿阿斯特丽德两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打你弟弟?你接受你妈打你吗?」其二,让一个母亲坐在剪辑台前观看女儿说「我没有妈妈」以及女儿们控诉、质疑母亲的影片片段,对电影导演赫尔加来说合乎伦理吗?这等于向当时(也包括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个烫手的问题:我们总说一个母亲应该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但当她真的说出来了(——她朝着镜头咆哮「我生出来的怪物!」「我要让他离开那法西斯猪!」「这难道不是爱吗!」「停下!」),为何结果却是那么地令人厌恶与不快?这不快又来自何处?来自银幕上的那个家吗?很快,那个家里的接抛球有力地掷向了银幕外的你我。这里似乎奇妙地呼应了《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在标题译名中文字游戏般的呼唤:「Will You Look At Me?」在这部影片中,当你真的回望我时,我必须回答《鬼扯的「命运」》的英法译名:难道「这就是命吗?」

在当时的争议声中,有人反过来质疑影片的结尾过于乐观:为何整部片子的严肃性最终以伊琳娜欢笑地坐着旋转飞车收场?这难道不是在迎合流行文化的叙事吗?不,那一刻,伊琳娜终于又在「世界」之中了,她并不是一个孩子。

关于影片

曼基仕社区(Märkisches Viertel)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柏林最大的住宅区。始建于1963年,当时作为柏林墙竖立两年后首个城市重建计划的一部分,住宅区东侧就紧挨着柏林墙。住宅区坐落在城市北部的边界处,被规划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单元,其中包括商店、邮局、学校、运动场和青年俱乐部这些便民设施。住宅区包含17000套公寓,原计划容纳50000人。虽然最初被誉为是仁慈的福利国家所赋予的绿色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光辉典范,但在1968年国际叛乱热潮的背景下,这片住宅区便成了学生激进分子抗议的目标,他们把这个地方“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他们在社会中看到的无数问题”。被吸引来这片住宅区的建筑学生们,一开始致力于挑战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但需求扩大之后就出现了由租户领导的针对居民的一系列问题的斗争。1969年,主流自由派新闻杂志《明镜周刊》的一期采访了部分租户,他们抱怨周围环境单调乏味,把住宅区比作监狱和兵营。很快,住宅区就被经常描述为一座惨淡的灰色巨石阵,伴随着不断上涨的租金,简陋的基础设施,以及故意被社会边缘化的居民。 赫尔加·赖德迈斯特:

1940年生于哈雷/萨勒。1961 - 65年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绘画。1969年生下一个女儿。1973 - 77年在德国电影电视学院(dffb)学习。伊琳娜·拉科维茨,

裁缝,家庭主妇,母亲。1979年:严重残疾,接受社会福利,48岁。理查德·拉科维茨,

受过矿工培训。1979年:建筑公司的非技术工人,55岁。伊琳娜和理查德在结婚22年后离婚。1979年,他们的三个女儿:苏珊娜,19岁,已完成学业,独自生活,在拍摄期间订婚;卡门,18岁,已完成学业,获得文凭,是法庭书记员的学徒,与男友卢茨生活在一起;阿斯特丽德,14岁,上中学,与伊琳娜住在一个公寓。离婚后,理查德与伊琳娜和两个孩子住在柏林曼基仕社区的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伊琳娜有一个男朋友霍斯特,他也在影片中短暂出现,但他们不住在一起。自1970年起,伊琳娜为曼基仕社区的租户自组织工作。赫尔加在1972年5月的Kursbuch 27上发表的 "schöner wohnen"("更好的生活"),汇编了她1971/72年在曼基仕社区与伊琳娜的对话。1974年10月的Kursbuch 37上发表的"Warum ist solidarität so schwierig"("为什么团结如此困难"),包括了伊琳娜在内的三名工人对话的录音。伊琳娜还与Rororo(罗沃尔特出版社的非虚构写作丛书)合作编写了 "wohnste sozial ..."("如果你和别人一起生活..."),1972年,拉科维茨一家参加了纪录片 "kinder für dieses system"(这系统的儿童)的拍摄,这部影片的一个节选被用于《鬼扯的“命运”》中的闪回片段。以上参考:

Interview with Helga Reidemeister: The working class family by Marc Silberman from Jump Cut, no. 27, July 1982, pp. 44-45.

The "Good Mother":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with Uta Berg-Ganschow, Beige Heberle, Claudia Lenssen, Helke Sander, Gesine Strempel, Sigrid Vagt, Hildegard Westbeld, from Frauen und Film , mai 1979, No. 20 (mai 1979), pp. 21-39, translated by Megan Ewing.

Hannah Proctor,Revolutionary Patience:Housing, violence and the family in two films by Helga Reidemeister.{end if}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