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旗帜FlagsofOurFathers 完结

分类:欧美剧 美国2006

主演:瑞恩·菲利普,杰西·布拉德福特,亚当·比奇,巴里·佩珀,杰米·贝尔,保罗·沃克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1945年2月,被喻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争结束。在战斗的第五天时,五名美军海军士兵、一名军医、一名随军记者一起“缔造”了一张英雄的照片,一张象征国家胜利的照片:他们将美国国旗插在了硫磺岛的制高点。   当照片登上美国各大报纸头条的时候,当时的六名英雄中的三人甚至还不及知道自己成为英雄而英勇牺牲了。幸存下来的其余三人战后却对那场战争只字不提,仿佛他们未曾参与那场战争。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才走上战场,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当他们看到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时,他们觉得生命的意义也在一点点流失……

虽然曾经在军队服役8年,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军事迷,不仅不能对各种武器如数家珍,而且即使再经典的战役对我来说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名词,比如硫磺岛战役,在没有看过《硫磺岛的家书》和《父辈的旗帜》之前就是如此。
就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关系,我认真了解了一些关于这个战役的资料,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该战役始于1945年2月19日,3月26日宣布结束,长达36天。日军死22305人,被俘1083人。美军死6821人,伤21865人,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四师、五师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战斗力。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福总统和指挥作战的尼米兹将军出于道义的考虑,遵守《日内瓦公约》对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使用毒气,结果增加了美军的伤亡——影片对此丝毫没有涉及。正是由于此战伤亡惨重,美军才没有进攻日本本土。
列举这些或许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无论《旗帜》还是《家书》,落脚点都不是战争,对战争中个体存在价值的探究、对英雄主义的质疑和对战争的反思才是Eastwood的目的。因而,有人说,这两个片子是披着战争外衣的人文思索片。但是,任何质变都是来自于量变的,对战争的反思自然也不能例外。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亲历战争的士兵,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故事的确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他们是普通人,所以他们也是最容易陶醉于欢呼、鲜花和英雄光环的,因此,如果影片中对战争本身投入的笔墨太少,没有残酷的战争和惨重的伤亡作背景,没有来自于真实的震撼力,想通过这样的人物来达到上述目的,是有困难的。试想,如果一个士兵积极投身于一场以正义、祖国或者荣誉为名义的战争,而这战争又始终兵不血刃、所向披靡或者伤亡极少,他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呢。在《旗帜》中美军几乎是唱着歌乘船开赴硫磺岛的,如果他们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胜利,谁还会想东想西呢。
《旗帜》中,印第安战士Ira始终在说Mike是自己见过的最好的陆战队员,但由于影片对战斗的表现过于零乱和粗糙,纵观整个影片,除了能记住Mike参与了插旗并被自己人误伤而死之外,我们对他几乎毫无印象,因此,Ira抱着Mike母亲痛哭不已的场面让人一头雾水。由于没有惨烈的战争表现作支撑,英雄们因失去身边战友而过分痛苦显得有些幼稚可笑,毕竟没有哪一场战争是可以不死人的。
在《家书》中,日军的溃败是那么迅速,根本无法让人想象那是一个36天的漫长过程。由于影片过于吝啬笔墨,所以我们无法体会到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弹药物资的消耗殆尽,士兵们因死亡日益临近而受到的精神折磨和心中日渐增强的绝望情绪,因而家书的分量也就大打折扣了。
《旗帜》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外音:“每个人都自以为了解战争,但通常他们都未经沙场,他们看事情喜欢简单化,正义与邪恶,英雄与坏蛋,但事实却相去甚远。”这些话似乎表达出了Eastwood的本意。应该说,通过这两部影片他基本达到了向观众揭示事实真相——至少是他认为的——的目的,但他同样把它简单化了。因而,无论《父辈的旗帜》还是《硫磺岛的家书》都没能达到它们所应具有的力度。详情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