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第二季 全10集

分类:欧美剧 美国2020

主演:拉米·尤素夫,马赫沙拉·阿里

导演:拉米·尤素夫

虽然主题还是说Ramy的个人情感的事情,但是家庭的因素在其中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而且Ramy的宗教信仰问题一直都是他故事开展、生活挣扎的主线,在自己所谓救赎的过程中,整个剧也体现了包括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在内的他们在美国的挣扎。在回想电视剧的时候,我想起之前郑晓龙导演的作品《北京人在纽约》。就好像剧中父亲说的一样,他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美国追求根本就不存在的美国梦。整个剧体现了穆斯林社会在融入美国的挣扎。

从一开始看,Ramy似乎要‘改邪归正’了,甚至有些担心会不会剧情比较没有喜感,偏古板,但是最后还是生活一如往常的糟,甚至在Sheikh的谆谆教导下也没有挽救他‘堕落的灵魂’。经历这么一季,似乎什么都没有解决,反而增加很多问题,父亲从有工作变成没工作;舅舅从不尊重女性到变成深柜;妹妹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但是在父母眼中,在其他人眼中,她依然是一位穆斯林女性,一位如果不来到美国阴唇可能都会被割的女性;妈妈则有成果的变成了美国公民,开启了她所谓的反抗特朗普的斗争,但是她的账户,家里现在唯一的经济来源,不知道是不是恢复了;而Ramy这一位生长在美国但认为根在埃及的穆斯林,一位认为自己的所谓问题都是来自于自己不够虔诚不遵守教义的穆斯林,一位随波追流缺乏自己主观判断的穆斯林,从伤害一位女性,到一个新婚当夜和妻子说自己按理可以娶到四个妻子,新婚第二天要和前任复合的什么男?

上一季没有专门的一集说父亲的事情,显得这个人物有些单薄,这一季单独有了一集讲述了他的挣扎。其实父亲的失业在之前妹妹由于掉发忽然回家,看到他在家,就体现出来了。不过妹妹自己心里也有事情,没有仔细听取父亲的辩解。他是埃及移民的第一代,那种艰辛可想而知。一方面他要克服美国社会对他的抵触,尽快融入;另一方面他要克服内心的那种对自己选择认同。他需要尽一切可能养活自己的家人,同时也要向父亲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在Ramy小时候,和Ramy对话中,他说他要向自己的父亲证明,真正的父子应该什么样子,可这何尝不是向自己证明,自己在美国教育出的孩子,比自己这个从埃及出来的人要来的优秀呢?进一步来佐证自己的选择。他一直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他很少与家人交流,可能是父权社会的余毒很深,认为,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穆斯林的男人与父亲,自己应该承担一切,让自己的家人不要担心,但是美国社会却没有给一个这样的父亲机会,他失业了。失业之后他不甚至于不敢和家人说,可能觉得很羞耻,自己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情感受挫的舅舅对母亲和自己不尊重,父亲也没有敢拍案而起,大加挞伐。生活的压力让他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要吃饭,要交账单。

舅舅,一个深柜。压抑的情感,也让他无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出柜对于一个普通人都很难了,更何况对于一个穆斯林来说。他很早就觉察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而且应该在即结婚之前,就和剧中的朋友发生了关系。从他们的宗教信仰来看,他们彼此都认为是错的,但是似乎如果他们不承认他们是某种恋爱关系,就能够减轻这种性关系带来的罪恶感,认为如果只是出于‘好玩’,Allah就不会在意他们上床了。后来他们尝试着,认为结婚后可能就好了。就好像很多人说,同性恋是由于没有尝试异性恋的缘故,如果尝试异性恋,可能也会喜欢上。但是反过来同性恋也可以问异性恋,你怎么知道你是异性恋,如果你尝试同性,可能也会被掰弯。其实这种喜欢就是喜欢,那种吸引力是你不用尝试其他的就能感受到的。但是显然,一个人似乎适应的很好,舅舅则没有,他婚姻失败了。因此常年累月的去一个健身房,在健身房的桑拿室中,他会得到自己的‘奖品’。他的思维就是,只要我不和他吃饭,Allah就不会知道或者介意我是同性恋;又似乎是Allah不喜欢桑拿,永远都不会来到桑拿房看到‘口’的那一幕。当他不愿意真正的面对自己时,他就无法走出去。

母亲,就好像在第一季说的一样,比一般穆斯林地位低的是穆斯林女性。这里我也想到另外一句话,可能很有争议,那就是最歧视女性的是其他女性。她自己本身是受害者,但是她又某种程度又加害于自己的女儿。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对儿子的关心和对女儿的漠视。儿子生活一团糟,依然是母亲的掌中宝;女儿努力上进但总得不到母亲的赞同。这有点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明明自己是北方农村女性被歧视事实的受害者,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给我妹妹买房子的问题上,一直认为她嫁人就是别人的人了,不能够给她买。上一季的时候,说明的更多的是情感的压力,这一季更多是性格特点。家里人似乎都没有愿意和她交流的人,无论儿子女儿还是老公。女儿在和母亲交流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她从来不吝于表达对别人的看法,无论是装束还是情感。很有点那种自来熟的感觉,我感觉到的应该是你的感觉。包括让日本女孩给她提问,评价那位转性别的人的服饰等等。她眼中的世界是她认为的样子,任何不符合她的世界观的都是她可以置喙的地方。这也可能来自于来自父亲的压力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她从来没有没有批评过父亲一句话,宁愿把账单给自己的兄弟,也不会埋怨父亲。从她和特朗普的‘矛盾’看出,她是有雄心的。和别人交流,试图评价别人,也展现了她施展自己‘雄心’的愿望,但是世界不会按照她、抑或者任何人的思维运转。

女儿,可能是处于整个社会生物链的最底端。虽然她拿到了奖学金,部分实现了自己的读书自由,但是她的家庭地位依然没有怎么改善。从父亲的角度,他把自己塑造成生活在未来的人,要替整个家庭考虑,因此女性更多的时候处于附庸的状态。从母亲的角度,儿子是“You are the best”,女儿则需要清理哥哥留下的烂摊子,因为哥哥现在情绪比较激动。从哥哥的角度,妹妹自己的挣扎是来来自于自己的不敢说不。没有人听取妹妹的抱怨,甚至于妹妹掉发,都无人诉说,只是自己承受。她虽然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美国的女性,但是穆斯林的环境与背景,也限制了她的思维与发展。她在面临着自己掉发的问题的时候,她尝试了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她也尝试了用没有理论根据甚至迷信的方式来驱除,甚至于相信所谓的‘eye’。但是从母亲到女儿,看到了观念的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代的不断努力。

Ramy是剧中的主角。但是却是最没有性格、最随波逐流、最挣扎的人。他生在一个很不传统的穆斯林家庭。父亲从来没有祈祷过,母亲只有有所求的时候才祈祷,妹妹甚至一直在反抗穆斯林女性给她带来的枷锁。而Ramy则与他们不同,一直祈祷,一直忏悔,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救赎之路。他发生了很多性行为,觉得自己很不纯洁。因此想通过各种方法来救赎和挽救自己。在这一季的时候,他从埃及回来,和自己的表妹发生了关系,但是在自己表妹要求他们关系更进一步的时候,在意世俗、尤其在意Allah意见的Ramy退缩了。他沉浸于打飞机的状态中,可能是认为不断的看黄片打飞机比和女性发生关系要来的纯洁的多。他是一个怯弱和人云亦云的人,在最早认识自己问题的时候,他找到Sheikh诉说自己的问题。Sheikh决定帮他克服,于是乎Sheikh似乎变成了他的天地神佛,自己的金科玉律,Sheikh说的一切话都是对的,人云亦云到可以。在他介绍的朋友闯祸的时候,他立马做的不是承担,而是撇清关系,说他也不熟之类的,怯弱到极点。他虽然看不上那个沙特阿拉伯富豪,但是他们何尝不是一样的人物呢,都是沉浸在形式表面的信徒,而不是真正的信仰。富豪要求朝拜的方向一丝不差,但是却不自己朝拜。Ramy祈祷前,仔细清洗,却忘了Allah文字背后的‘爱’。史怀哲在讲述基督信仰的时候,就强调真正的基督徒应该

“believe that they serve Christianity better by the strength of their devotion to Jesus' religion of love than by submission to all the articles of faith”。

Ramy是一个随波追流的人,从一开始,从他和Sheikh女儿的交流中,就感受到Ramy是不喜欢她的,但是在各方或多或少的推动下,他不得不往前走,而他自己又缺乏主见的不懂拒绝,总是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现在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真心想要这样,随波追流到他结婚。有他这种性格,才能够自己结婚前一天还和别人发生关系;有他这种性格,才会在新婚之夜,说出按照古兰经可以有四个老婆而他两个就够了;有他这种性格,才会在自己和老婆闹矛盾的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前任来复合。他的信仰都学到狗肚子去了。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我想,可能有些人也会有,当之前某段十分美好的前任回头找自己的时候,多少人会做出Ramy的选择呢?

下一季如果有的话,还是很期待的。

"<>"" && "

虽然主题还是说Ramy的个人情感的事情,但是家庭的因素在其中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而且Ramy的宗教信仰问题一直都是他故事开展、生活挣扎的主线,在自己所谓救赎的过程中,整个剧也体现了包括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在内的他们在美国的挣扎。在回想电视剧的时候,我想起之前郑晓龙导演的作品《北京人在纽约》。就好像剧中父亲说的一样,他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美国追求根本就不存在的美国梦。整个剧体现了穆斯林社会在融入美国的挣扎。

从一开始看,Ramy似乎要‘改邪归正’了,甚至有些担心会不会剧情比较没有喜感,偏古板,但是最后还是生活一如往常的糟,甚至在Sheikh的谆谆教导下也没有挽救他‘堕落的灵魂’。经历这么一季,似乎什么都没有解决,反而增加很多问题,父亲从有工作变成没工作;舅舅从不尊重女性到变成深柜;妹妹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但是在父母眼中,在其他人眼中,她依然是一位穆斯林女性,一位如果不来到美国阴唇可能都会被割的女性;妈妈则有成果的变成了美国公民,开启了她所谓的反抗特朗普的斗争,但是她的账户,家里现在唯一的经济来源,不知道是不是恢复了;而Ramy这一位生长在美国但认为根在埃及的穆斯林,一位认为自己的所谓问题都是来自于自己不够虔诚不遵守教义的穆斯林,一位随波追流缺乏自己主观判断的穆斯林,从伤害一位女性,到一个新婚当夜和妻子说自己按理可以娶到四个妻子,新婚第二天要和前任复合的什么男?

上一季没有专门的一集说父亲的事情,显得这个人物有些单薄,这一季单独有了一集讲述了他的挣扎。其实父亲的失业在之前妹妹由于掉发忽然回家,看到他在家,就体现出来了。不过妹妹自己心里也有事情,没有仔细听取父亲的辩解。他是埃及移民的第一代,那种艰辛可想而知。一方面他要克服美国社会对他的抵触,尽快融入;另一方面他要克服内心的那种对自己选择认同。他需要尽一切可能养活自己的家人,同时也要向父亲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在Ramy小时候,和Ramy对话中,他说他要向自己的父亲证明,真正的父子应该什么样子,可这何尝不是向自己证明,自己在美国教育出的孩子,比自己这个从埃及出来的人要来的优秀呢?进一步来佐证自己的选择。他一直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他很少与家人交流,可能是父权社会的余毒很深,认为,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穆斯林的男人与父亲,自己应该承担一切,让自己的家人不要担心,但是美国社会却没有给一个这样的父亲机会,他失业了。失业之后他不甚至于不敢和家人说,可能觉得很羞耻,自己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情感受挫的舅舅对母亲和自己不尊重,父亲也没有敢拍案而起,大加挞伐。生活的压力让他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要吃饭,要交账单。

舅舅,一个深柜。压抑的情感,也让他无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出柜对于一个普通人都很难了,更何况对于一个穆斯林来说。他很早就觉察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而且应该在即结婚之前,就和剧中的朋友发生了关系。从他们的宗教信仰来看,他们彼此都认为是错的,但是似乎如果他们不承认他们是某种恋爱关系,就能够减轻这种性关系带来的罪恶感,认为如果只是出于‘好玩’,Allah就不会在意他们上床了。后来他们尝试着,认为结婚后可能就好了。就好像很多人说,同性恋是由于没有尝试异性恋的缘故,如果尝试异性恋,可能也会喜欢上。但是反过来同性恋也可以问异性恋,你怎么知道你是异性恋,如果你尝试同性,可能也会被掰弯。其实这种喜欢就是喜欢,那种吸引力是你不用尝试其他的就能感受到的。但是显然,一个人似乎适应的很好,舅舅则没有,他婚姻失败了。因此常年累月的去一个健身房,在健身房的桑拿室中,他会得到自己的‘奖品’。他的思维就是,只要我不和他吃饭,Allah就不会知道或者介意我是同性恋;又似乎是Allah不喜欢桑拿,永远都不会来到桑拿房看到‘口’的那一幕。当他不愿意真正的面对自己时,他就无法走出去。

母亲,就好像在第一季说的一样,比一般穆斯林地位低的是穆斯林女性。这里我也想到另外一句话,可能很有争议,那就是最歧视女性的是其他女性。她自己本身是受害者,但是她又某种程度又加害于自己的女儿。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对儿子的关心和对女儿的漠视。儿子生活一团糟,依然是母亲的掌中宝;女儿努力上进但总得不到母亲的赞同。这有点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明明自己是北方农村女性被歧视事实的受害者,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给我妹妹买房子的问题上,一直认为她嫁人就是别人的人了,不能够给她买。上一季的时候,说明的更多的是情感的压力,这一季更多是性格特点。家里人似乎都没有愿意和她交流的人,无论儿子女儿还是老公。女儿在和母亲交流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她从来不吝于表达对别人的看法,无论是装束还是情感。很有点那种自来熟的感觉,我感觉到的应该是你的感觉。包括让日本女孩给她提问,评价那位转性别的人的服饰等等。她眼中的世界是她认为的样子,任何不符合她的世界观的都是她可以置喙的地方。这也可能来自于来自父亲的压力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她从来没有没有批评过父亲一句话,宁愿把账单给自己的兄弟,也不会埋怨父亲。从她和特朗普的‘矛盾’看出,她是有雄心的。和别人交流,试图评价别人,也展现了她施展自己‘雄心’的愿望,但是世界不会按照她、抑或者任何人的思维运转。

女儿,可能是处于整个社会生物链的最底端。虽然她拿到了奖学金,部分实现了自己的读书自由,但是她的家庭地位依然没有怎么改善。从父亲的角度,他把自己塑造成生活在未来的人,要替整个家庭考虑,因此女性更多的时候处于附庸的状态。从母亲的角度,儿子是“You are the best”,女儿则需要清理哥哥留下的烂摊子,因为哥哥现在情绪比较激动。从哥哥的角度,妹妹自己的挣扎是来来自于自己的不敢说不。没有人听取妹妹的抱怨,甚至于妹妹掉发,都无人诉说,只是自己承受。她虽然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美国的女性,但是穆斯林的环境与背景,也限制了她的思维与发展。她在面临着自己掉发的问题的时候,她尝试了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她也尝试了用没有理论根据甚至迷信的方式来驱除,甚至于相信所谓的‘eye’。但是从母亲到女儿,看到了观念的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代的不断努力。

Ramy是剧中的主角。但是却是最没有性格、最随波逐流、最挣扎的人。他生在一个很不传统的穆斯林家庭。父亲从来没有祈祷过,母亲只有有所求的时候才祈祷,妹妹甚至一直在反抗穆斯林女性给她带来的枷锁。而Ramy则与他们不同,一直祈祷,一直忏悔,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救赎之路。他发生了很多性行为,觉得自己很不纯洁。因此想通过各种方法来救赎和挽救自己。在这一季的时候,他从埃及回来,和自己的表妹发生了关系,但是在自己表妹要求他们关系更进一步的时候,在意世俗、尤其在意Allah意见的Ramy退缩了。他沉浸于打飞机的状态中,可能是认为不断的看黄片打飞机比和女性发生关系要来的纯洁的多。他是一个怯弱和人云亦云的人,在最早认识自己问题的时候,他找到Sheikh诉说自己的问题。Sheikh决定帮他克服,于是乎Sheikh似乎变成了他的天地神佛,自己的金科玉律,Sheikh说的一切话都是对的,人云亦云到可以。在他介绍的朋友闯祸的时候,他立马做的不是承担,而是撇清关系,说他也不熟之类的,怯弱到极点。他虽然看不上那个沙特阿拉伯富豪,但是他们何尝不是一样的人物呢,都是沉浸在形式表面的信徒,而不是真正的信仰。富豪要求朝拜的方向一丝不差,但是却不自己朝拜。Ramy祈祷前,仔细清洗,却忘了Allah文字背后的‘爱’。史怀哲在讲述基督信仰的时候,就强调真正的基督徒应该

“believe that they serve Christianity better by the strength of their devotion to Jesus' religion of love than by submission to all the articles of faith”。

Ramy是一个随波追流的人,从一开始,从他和Sheikh女儿的交流中,就感受到Ramy是不喜欢她的,但是在各方或多或少的推动下,他不得不往前走,而他自己又缺乏主见的不懂拒绝,总是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现在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真心想要这样,随波追流到他结婚。有他这种性格,才能够自己结婚前一天还和别人发生关系;有他这种性格,才会在新婚之夜,说出按照古兰经可以有四个老婆而他两个就够了;有他这种性格,才会在自己和老婆闹矛盾的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前任来复合。他的信仰都学到狗肚子去了。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我想,可能有些人也会有,当之前某段十分美好的前任回头找自己的时候,多少人会做出Ramy的选择呢?

下一季如果有的话,还是很期待的。

"<>"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虽然主题还是说Ramy的个人情感的事情,但是家庭的因素在其中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而且Ramy的宗教信仰问题一直都是他故事开展、生活挣扎的主线,在自己所谓救赎的过程中,整个剧也体现了包括一代移民和二代移民在内的他们在美国的挣扎。在回想电视剧的时候,我想起之前郑晓龙导演的作品《北京人在纽约》。就好像剧中父亲说的一样,他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美国追求根本就不存在的美国梦。整个剧体现了穆斯林社会在融入美国的挣扎。

从一开始看,Ramy似乎要‘改邪归正’了,甚至有些担心会不会剧情比较没有喜感,偏古板,但是最后还是生活一如往常的糟,甚至在Sheikh的谆谆教导下也没有挽救他‘堕落的灵魂’。经历这么一季,似乎什么都没有解决,反而增加很多问题,父亲从有工作变成没工作;舅舅从不尊重女性到变成深柜;妹妹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但是在父母眼中,在其他人眼中,她依然是一位穆斯林女性,一位如果不来到美国阴唇可能都会被割的女性;妈妈则有成果的变成了美国公民,开启了她所谓的反抗特朗普的斗争,但是她的账户,家里现在唯一的经济来源,不知道是不是恢复了;而Ramy这一位生长在美国但认为根在埃及的穆斯林,一位认为自己的所谓问题都是来自于自己不够虔诚不遵守教义的穆斯林,一位随波追流缺乏自己主观判断的穆斯林,从伤害一位女性,到一个新婚当夜和妻子说自己按理可以娶到四个妻子,新婚第二天要和前任复合的什么男?

上一季没有专门的一集说父亲的事情,显得这个人物有些单薄,这一季单独有了一集讲述了他的挣扎。其实父亲的失业在之前妹妹由于掉发忽然回家,看到他在家,就体现出来了。不过妹妹自己心里也有事情,没有仔细听取父亲的辩解。他是埃及移民的第一代,那种艰辛可想而知。一方面他要克服美国社会对他的抵触,尽快融入;另一方面他要克服内心的那种对自己选择认同。他需要尽一切可能养活自己的家人,同时也要向父亲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在Ramy小时候,和Ramy对话中,他说他要向自己的父亲证明,真正的父子应该什么样子,可这何尝不是向自己证明,自己在美国教育出的孩子,比自己这个从埃及出来的人要来的优秀呢?进一步来佐证自己的选择。他一直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他很少与家人交流,可能是父权社会的余毒很深,认为,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穆斯林的男人与父亲,自己应该承担一切,让自己的家人不要担心,但是美国社会却没有给一个这样的父亲机会,他失业了。失业之后他不甚至于不敢和家人说,可能觉得很羞耻,自己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情感受挫的舅舅对母亲和自己不尊重,父亲也没有敢拍案而起,大加挞伐。生活的压力让他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要吃饭,要交账单。

舅舅,一个深柜。压抑的情感,也让他无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出柜对于一个普通人都很难了,更何况对于一个穆斯林来说。他很早就觉察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而且应该在即结婚之前,就和剧中的朋友发生了关系。从他们的宗教信仰来看,他们彼此都认为是错的,但是似乎如果他们不承认他们是某种恋爱关系,就能够减轻这种性关系带来的罪恶感,认为如果只是出于‘好玩’,Allah就不会在意他们上床了。后来他们尝试着,认为结婚后可能就好了。就好像很多人说,同性恋是由于没有尝试异性恋的缘故,如果尝试异性恋,可能也会喜欢上。但是反过来同性恋也可以问异性恋,你怎么知道你是异性恋,如果你尝试同性,可能也会被掰弯。其实这种喜欢就是喜欢,那种吸引力是你不用尝试其他的就能感受到的。但是显然,一个人似乎适应的很好,舅舅则没有,他婚姻失败了。因此常年累月的去一个健身房,在健身房的桑拿室中,他会得到自己的‘奖品’。他的思维就是,只要我不和他吃饭,Allah就不会知道或者介意我是同性恋;又似乎是Allah不喜欢桑拿,永远都不会来到桑拿房看到‘口’的那一幕。当他不愿意真正的面对自己时,他就无法走出去。

母亲,就好像在第一季说的一样,比一般穆斯林地位低的是穆斯林女性。这里我也想到另外一句话,可能很有争议,那就是最歧视女性的是其他女性。她自己本身是受害者,但是她又某种程度又加害于自己的女儿。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对儿子的关心和对女儿的漠视。儿子生活一团糟,依然是母亲的掌中宝;女儿努力上进但总得不到母亲的赞同。这有点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明明自己是北方农村女性被歧视事实的受害者,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给我妹妹买房子的问题上,一直认为她嫁人就是别人的人了,不能够给她买。上一季的时候,说明的更多的是情感的压力,这一季更多是性格特点。家里人似乎都没有愿意和她交流的人,无论儿子女儿还是老公。女儿在和母亲交流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她从来不吝于表达对别人的看法,无论是装束还是情感。很有点那种自来熟的感觉,我感觉到的应该是你的感觉。包括让日本女孩给她提问,评价那位转性别的人的服饰等等。她眼中的世界是她认为的样子,任何不符合她的世界观的都是她可以置喙的地方。这也可能来自于来自父亲的压力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她从来没有没有批评过父亲一句话,宁愿把账单给自己的兄弟,也不会埋怨父亲。从她和特朗普的‘矛盾’看出,她是有雄心的。和别人交流,试图评价别人,也展现了她施展自己‘雄心’的愿望,但是世界不会按照她、抑或者任何人的思维运转。

女儿,可能是处于整个社会生物链的最底端。虽然她拿到了奖学金,部分实现了自己的读书自由,但是她的家庭地位依然没有怎么改善。从父亲的角度,他把自己塑造成生活在未来的人,要替整个家庭考虑,因此女性更多的时候处于附庸的状态。从母亲的角度,儿子是“You are the best”,女儿则需要清理哥哥留下的烂摊子,因为哥哥现在情绪比较激动。从哥哥的角度,妹妹自己的挣扎是来来自于自己的不敢说不。没有人听取妹妹的抱怨,甚至于妹妹掉发,都无人诉说,只是自己承受。她虽然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美国的女性,但是穆斯林的环境与背景,也限制了她的思维与发展。她在面临着自己掉发的问题的时候,她尝试了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她也尝试了用没有理论根据甚至迷信的方式来驱除,甚至于相信所谓的‘eye’。但是从母亲到女儿,看到了观念的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代的不断努力。

Ramy是剧中的主角。但是却是最没有性格、最随波逐流、最挣扎的人。他生在一个很不传统的穆斯林家庭。父亲从来没有祈祷过,母亲只有有所求的时候才祈祷,妹妹甚至一直在反抗穆斯林女性给她带来的枷锁。而Ramy则与他们不同,一直祈祷,一直忏悔,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救赎之路。他发生了很多性行为,觉得自己很不纯洁。因此想通过各种方法来救赎和挽救自己。在这一季的时候,他从埃及回来,和自己的表妹发生了关系,但是在自己表妹要求他们关系更进一步的时候,在意世俗、尤其在意Allah意见的Ramy退缩了。他沉浸于打飞机的状态中,可能是认为不断的看黄片打飞机比和女性发生关系要来的纯洁的多。他是一个怯弱和人云亦云的人,在最早认识自己问题的时候,他找到Sheikh诉说自己的问题。Sheikh决定帮他克服,于是乎Sheikh似乎变成了他的天地神佛,自己的金科玉律,Sheikh说的一切话都是对的,人云亦云到可以。在他介绍的朋友闯祸的时候,他立马做的不是承担,而是撇清关系,说他也不熟之类的,怯弱到极点。他虽然看不上那个沙特阿拉伯富豪,但是他们何尝不是一样的人物呢,都是沉浸在形式表面的信徒,而不是真正的信仰。富豪要求朝拜的方向一丝不差,但是却不自己朝拜。Ramy祈祷前,仔细清洗,却忘了Allah文字背后的‘爱’。史怀哲在讲述基督信仰的时候,就强调真正的基督徒应该

“believe that they serve Christianity better by the strength of their devotion to Jesus' religion of love than by submission to all the articles of faith”。

Ramy是一个随波追流的人,从一开始,从他和Sheikh女儿的交流中,就感受到Ramy是不喜欢她的,但是在各方或多或少的推动下,他不得不往前走,而他自己又缺乏主见的不懂拒绝,总是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现在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真心想要这样,随波追流到他结婚。有他这种性格,才能够自己结婚前一天还和别人发生关系;有他这种性格,才会在新婚之夜,说出按照古兰经可以有四个老婆而他两个就够了;有他这种性格,才会在自己和老婆闹矛盾的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前任来复合。他的信仰都学到狗肚子去了。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我想,可能有些人也会有,当之前某段十分美好的前任回头找自己的时候,多少人会做出Ramy的选择呢?

下一季如果有的话,还是很期待的。

{end if}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