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赛大爷 正片

分类:剧情片 其它2020

主演:内详

导演:梅特·阿尔贝蒂

2020年11月30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首府霍巴特MONA古今博物馆,Tim已经裸着上半身,在夹层底部坐了4200个小时,向参观者展示自己的后背,一副以圣母玛丽亚为视觉中心的纹身。即便在先前3月18日,博物馆因新冠疫情而被迫关闭时,作为展品承载者的他,依然履行合同,严格践行着10-4:30-6的工作制(早10点到下午4点半,周二闭馆),坐在空无一人的博物馆里。而早在2011年就坐进MOMA的他,虽然也巡展过欧洲老家的一些艺术馆,但与塔斯马尼亚MONA的新合同还重定了10年,将继续过来上班,携带着同名纹身作品Tim,坐到2030年4月。

在作为艺术品展板之前,Tim曾是苏黎世一家纹身店的经理,2008年,比利时当代艺术家Wim Delvoye,在Tim后背上完成了这副纹身作品。在欧洲展出几年后,卖给了一位德国策展人和收藏家。Tim本人能从中分得三分之一。合同里,Tim最终去世后,携带纹身艺术品的皮肤将被精心取下,当作画布裱进画框。

这个显然有贩卖人口嫌疑的真实当代艺术事件,被突尼斯女导演Kaouther Ben Hania,改编制作成电影《贩肤走卒》(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并被提名为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之一。电影开头,就是一尘不染净白空间中的布展,镜头从艺术家后脑勺推近到画框内,浅棕色背景之下的一张申根签证。从片尾可知,这是已经去世男主人公萨姆的皮肤,如正在持续发生着的艺术事件里那位Tim所要旅行的一生合同——去世后皮肤会被继续用于展览。

为了让一件像是吃饱了撑着的行为艺术,具备观众可理解的时代性和政治意义,同时产生对当代艺术市场的自省和批判性,Kaouther将真实的苏黎世纹身店主人公,换为虚构的叙利亚难民萨姆。且从表意进入正常情节叙事后的第一场戏,就着重展示萨姆的后背,那是2011年叙利亚内战伊始,被丢入阿萨德政府监狱的男主人公,双手拉着小小的窗户,试图看明白外面发生了什么。很不幸,他来自拉卡,ISIS控制下那个短暂存在过的伊斯兰国“首都”,于是乎,户籍也就成了可被关押的罪证。

更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真实需求,而非编剧故事里糟透了的那条爱情线,让萨姆逃窜到邻国黎巴嫩,在混场子偷吃喝的艺术展上,被当代艺术家杰弗里——一位可以“变水为酒”的当代耶稣——撞个正着。进一步触发了灵感来自纹身携带者Tim的精彩故事。

内战让萨姆和女友分开,一年后女友已为驻比利时外交官之妻。虽然注定不能改变什么,但想要去欧洲重逢,萨姆需要一张难民梦寐以求的申根签证,艺术家杰弗里能赐予他一张,却开出类似《浮士德》中魔鬼梅菲斯特的条件,“将后背给我创作并展览,展览、售卖和拍卖获益的三分之一分给你。“于是,一个简单却有力隐射着叙利亚内战和欧洲难民潮难题的当代艺术品——一个申根签证纹身,诞生了。

在总把政治正确、人权尊严挂在嘴边的西欧,这样一件利用难民处境和需求的艺术品,是否侵犯人权呢?作为内战中的主权国家,叙利亚外交官和难民团体,到展览萨姆后背的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发起抗议活动。可住在五星级酒店、每天只用坐在恒温美术馆戴着耳机听音乐、隔段时间获得巨额分成的萨姆会觉得,”如果这叫侵犯人权,那我一万个乐意。“

早在1995年,同样改编自真实历史的叶大鹰电影《红樱桃》中,留学苏联的中国女孩楚楚,也被二战中入侵的纳粹军官,在整个后背纹上法西斯像徽。军官对着自己的作品得意感慨,“艺术是永恒的。“等到了《贩肤走卒》里,同样承载于人体背上的“艺术”,不但是永恒,还随着收藏和拍卖市场而升值。收藏家在妻子鼓动下,买走了萨姆,原因是认为“这件艺术品承载了魔鬼的签名。”作为魔鬼的艺术家杰弗里向媒体解释这个世界的不公和荒谬,“在印度,一个婴儿40欧;泰国,1200欧可以找个代孕;本·拉登的脑袋,2500万美元。不必愤世嫉俗,稍做对比,就知道世界的残酷真相。”

在市场上富得流油的当代艺术家们,也早习惯了来自知识界的批判,经常早早上手先自省/自黑一番。电影故事原型Tim的纹身艺术家Wim,也客串了《贩肤走卒》,饰演一位替收藏家完成交易的保险经纪人,“我当然希望萨姆长命百岁,他要是死于癌症倒也没什么,可他来自一个持续战乱的国度,要是死于爆炸,那我不敢想象。”看来,申根签证纹身这件艺术品的保险条款,并没有常见的约束项,即战乱等不可抗力。

当代艺术也始终用一番高屋建瓴的学术话语,去赋予挑衅的争议作品予超越世俗道德的合理性。比如因为艺术的任务就是要探索未知边界,那么故事中的艺术品交易就不该等同于人口贩卖。可承载这件申根签证艺术品的萨姆究竟怎么想呢?有非常强烈自我意识的他,绝非能安于五星级酒店和美术馆两点一线生活的优秀难民,向梅菲斯特出卖灵魂的浮士德也想获得解脱和自由。

又一次拍卖会上,总以背示人的萨姆突然转身,走下展台,捏紧耳机线,像是又将对欧洲发起一次自杀性炸弹袭击的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高大上拍卖会的这番荒诞场景,也可比对一部2005年的巴勒斯坦电影《天堂此时》,那里面被恐怖主义常年洗脑的两个孩子,得到任务,要去巴以边境完成一次有去无回的光荣任务,以进入神棍许诺有取之不尽葡萄干和72个处女陪伴的天堂。却在乡村音像店里,看到明码标价的自杀式爆炸录像带后,产生了自我怀疑。

为了把荒诞性做足做彻底,编导让片中的萨姆一个绝无现实可能的美好结局。他赢回前女友,私奔双双把家还。还记得萨姆的家乡吗?叙利亚城市拉卡,ISIS伊斯兰国的“首都”。他这辈子的结局可想而知。ISIS分子既然懂得偷油卖油,也就懂得当代艺术市场的运作。被贩卖的皮肤,回到了艺术馆展架上,而赎回灵魂的当代浮士德,终于进入天堂。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