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处的女儿 HD中字

分类:剧情片 美国2021

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达科塔·约翰逊,彼得·萨斯加德,杰西·巴克利,保罗·麦斯卡,阿尔芭·罗尔瓦赫尔,..

导演:玛吉·吉伦哈尔

关于母亲,在多数文艺作品中总赋予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在世俗观念中,我们已经对母性的神圣和母爱的伟大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集体认知。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事实:母性和母爱皆非与生俱来,每一位母亲的第一身份还是女人,一个普通的女人,有着和普通男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同样要经历成长的体验、追求自我的理想、享受青春的芳华,成为母亲或许只是一次生命的偶然。

然而,由于长久以来的传颂,我们在“集体无意识”中似乎对母亲有了一个不容玷污的道德塑形,男人如此也罢,甚至连女人自己都会觉得母亲必须如此。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现实中总有一部分母亲与主流价值格格不入,而她们也不由自主地为自己的“不合格”承受着内心的谴责,在愧疚中隐忍度日,在社会暗处舔润伤口,在挣扎中寻求救赎。当然,他们也成为大众认知中不宜提及的“少数”。

《暗处的女儿》(英文名:The Lost Daughter)的独特或者说可贵之处,便是将这所谓“少数”的母亲群体大胆地“公之于众”,让普通的男男女女们去正视这样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这样“不道德”的母亲爱子之情发自肺腑,但她们还有一颗爱己之心;她们爱己所爱,也痛己所痛,她们也为此所承受着情感的伤痛与精神的折磨;她们自认并不伟大,但她们同样怀着善良的初心;抛去那些“道德绑架”的世俗评判,她们的所作所为和常人无异;她们伤痕累累,但她们内心真实;她们值得一份普通人的理解和同情。

Leda,这个出自希腊神话《丽达与天鹅》的名字,似乎已经能感受到创作者(作家或者导演)赋予女主人公追求自我和浪漫的情感倾向——相传Leda是克里特王国的公主,嫁给了被驱逐流放于此的斯巴达国王延达瑞俄斯。婚后,她的夫君重返斯巴达,又成为了国王,而她只能独居于一个无人的小岛上。主神宙斯化形为天鹅,同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结合,丽达产蛋,生下了绝世美女海伦和另一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

结合神话故事,反观片中女主人公的“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在Leda心中,自己就是一个“婚不得志”的女人,虽然她对自己丈夫和女儿的爱是真切的,但为人妻母的现实束缚了她性格的另一面,阻碍了她更大的职业追求——研究意大利文学,压抑了她更丰富的情感需求——一段满足内心期盼的更加罗曼蒂克的爱情。

就这样,她在碎片的生活中渐渐迷惘,在矛盾的折磨中濒临崩溃,终待一日,她遇见了自己的“宙斯”——Profesor Hardy,她也化成了展现本我的天鹅,并最终为自己抛夫弃女付出了道德自责的深深创伤。

电影的精彩之处,便是对于这份“创伤”的深刻描绘——它已经成为这位所谓“不道德”母亲难以掩藏的秘密,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传递出创伤给她带来的不自信与不光彩:她看到海边孩子的嬉戏时,会生出母爱般的欢喜;但她看到他人全家欢的和睦时,却会产生不为外人道的嫉恨。这位意大利文学研究的女教授,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矛盾体,在获得作为一个独立女性的成功的同时,也经受着作为一个“不合格”母亲的失败,就像那盆放在桌上的水果拼盘,光鲜的外层之下却是腐烂不堪的伤口。

在邂逅初为人母的年轻Nina身上,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但不同的是,Nina是那般青春迷人、家庭又那样的和睦幸福,由此嫉恨化成了行动,一念之下,她偷走了Nina女儿的娃娃,以求满足自己精神的胜利和情感的慰藉,就像一剂鸦片,让自己麻醉,更让自己迷失。

鸦片的麻醉是暂时的,“毒品”最终给予Leda的是更痛苦的折磨、更内疚的自责、更彷徨的不安。其实,这样的不安早已在她初为人母时便已产生,犹如整部电影所刻意为之的镜头画面——近90%以上的近景和特写,在电影里我们很少能舒适地观照女主人公的整体形象,更多的是聚焦在她的上半身和丰富的、狰狞的面部表情之上——我们在以一个远小于心理安全的距离观察着女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她的欢笑、她的疯狂、她的悸动、她的紧张、她的彷徨、她的愧疚、她的不安......这些情绪皆是她岁月的洗礼,她企图以此掩藏其自己内心不齿的“暗伤”。

英文片名The Lost Daughter,与其说迷失的是女儿,不如说迷失的是母亲,片中丢失的“娃娃”是她渴求寻回女儿宽恕和家人原谅的意象指代。她最终和Nina的坦诚相告,是她为求“同类者”理解的一次勇敢的尝试:她以为同样已为人妻母,又在追求“真爱”新欢的Nina会理解她的矛盾的心境,会给予她预想的同情,没想到等来的却是Nina歇斯底里的不解、疯狂与复仇。当最终Nina将那根细长的发簪猛力地插入Leda的“肚脐”处时,也喻示着Leda的一种死亡——她被另一个“自己”谋杀而亡,通过这次母亲之死,她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受到了“罪有应得”的母性惩罚,她也由此获得了一次如释重负的解脱和重生。

回想这部电影,最感触我的还是故事的“弦外之音”:表面上它为我们揭开了一位“不合格”母亲的暗伤,而内在的寓意则是通过这一偶然事件,生动还原了母亲这个已经太过沉重的身份的世俗“真容”:她们可以变得高尚,但她们也只是凡人。在我们讴歌母性的崇高和母爱的伟大时,千万不要忽视她们为此付出的牺牲和所经受的痛楚,不要忘记去理解和抚慰她们为儿女和家人所留下的伤痕。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