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全25集

分类:国产剧 中国大陆2010

主演:暂无

导演:龚宾四

文/且慢 文章转自“且慢品西游”公众号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日本绘本《孙悟空》(为西游记前七回),本田庄太郎绘,日本讲谈社1949年出版【26】【1373x967像素】

说起孙悟空,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六小龄童在央视86版《西游记》中的形象,一块石头石破天惊,神猴腾空翻跃而出。这个孙猴子不得了,有根如意金箍棒,会七十二般变化,火眼金睛能识破妖魔,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还有三根救命毫毛,铜头铁臂长生不老,简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降妖除魔,无所畏惧,为民除害,是匡扶正义、勇敢无敌的盖世英雄、神话偶像。

但所有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童话版孙悟空的形象,真正的孙悟空是个复杂而深刻的家伙,寄托了作者的一腔孤愤,既能善也能恶,既可爱也可笑。有时他是镜子,对照他,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有时他是深渊,凝视久了,会发现他也在凝视我们。

毛主席十分赞赏孙悟空敢作敢为、勇于同各种妖魔鬼怪做斗争的性格。据《我们的父亲毛泽东》披露,毛主席说孙悟空敢于违背唐僧的“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的观点,信奉“行善即是除恶,除恶即是行善”。“孙悟空这个人自然有蛮厉害的个人英雄主义,自我评价是齐天大圣,而且傲来国的群众——猴子们都拥护他。玉皇大帝不公平,只封孙悟空作弼马温,所以他就闹天宫,反官僚主义”。

南怀瑾则认为:“孙悟空就是思想意识,配合这条棒,打乱人间。要把孙悟空(意识)收服了,修道变成佛,就很难了。所以他的法名叫悟空,明白思想念头生灭无常,本来抓不住的,像水中捞月,所以他不再执着了。”

胡适、陈寅恪等认为:孙悟空原型即取自哈奴曼,随着佛教的东传中国,《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被编成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季羡林在《印度古代文学史》提到:“汉译佛经中的故事内容和《罗摩衍那》几乎雷同,《罗摩衍那》内叙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神哈努曼,帮助罗摩(主角)打赢胜仗,孙悟空灵感极可能由此而发。”

(有人认为孙悟空原型为印度猴神哈奴曼,但也有人认为是山海经中的支无祁)

可见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孙悟空。

耳听不如目见。要想真正了解理解孙悟空,还得回到原著,观其言察其行,去感受一下“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西游境界,才能全方面、多维度了解孙悟空。

1.旷世奇才的成佛之路

(《陈惠冠新绘全本西游记》,陈惠冠 (1935年生,当今国画名家、连环画界领军人物) 绘,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孙悟空不是穷乡僻壤的小镇做题家,通过打打杀杀一路逆袭,而是天赋异禀的仙胞石猴,这个特殊材质就注定了悟空的成佛成功经历不可复制,非普罗大众能学习模仿,但其经历过往及教训,还是可以借鉴。

回顾悟空的出长成长每个过程,从时间维度看,其一生可分七个阶段。

一是胎婴孕化期,从仙胞迸裂至发现水帘洞这段时间。

开篇原文写道:“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西游世界生灵主要以四种形态产生:卵生、湿生、胎生、化生。佛教经典《金刚经》也有此说。悟空既是卵生(产一石卵),也是化生(见风而化),可称为卵化生,就跟海蛇是卵胎生一样。显然,悟空是个晚熟品种,孕期特别长,正是因为孕期长,所以婴儿期特别短,一出生就和小角马一样,会爬会走,会交友结伴。

这个时期的悟空犹如赤子,天生无性,不知烦忧,但体能突出,有着超强自然感知,因没多久就发现了水帘洞,当上了猴王。

二是幼年童真期,从发现水帘洞到外出学艺这段时间。

“石猿高登王位”之后,“遂称美猴王”,与众猴“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多么像人类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直到有一天,“忽然忧恼,堕下泪来”,感慨生命无常,担心起死亡问题,从此意识不再简单纯净,有了杂染和贪念,想追求长生不老,用通背猿猴话来说,就是“道心开发”。

这个时期的悟空天真无邪,虽然置身于猴类社会组织,有分工合作,但明显是原始合作社会,不知道争斗、阴谋、杀戮,也不知道忠孝信悌礼义廉耻,但随着对外界阅历的增加,开始全面感知世界,有了生老病死的烦恼担忧。

三是少年成长期,从离开花果山到学艺归来这段时间。

猴王枯松作伐,竹竿作篙,开始了海上漂流,“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数十载登界游方,越过两重大海,一座南瞻部洲,幸遇菩提老祖,经过七年学徒打杂考验,终于参破“盘中之暗迷”,学到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绝技,最后因卖弄本领,被师父逐出山门,回花果山。

这个时期的悟空开始在社会大学“学人礼、学人话”,后“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以学霸式“昼夜殷勤”,学会了各种书本知识、生活常识及仙家秘籍,本领神通快速增长,控制、干预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成功成名的欲望也在累积,特别希望得到外部的认可与肯定。

(日本绘本《孙悟空》(为西游记前七回),宇野浩二译文,本田庄太郎绘,日本讲谈社1949年出版)

四是青年闯荡期,从踏平水脏洞到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这段时间。

悟空学艺归来,第一件事就拿混世魔王牛刀小试,既报辱门之仇,又扬名立万。之后闯龙宫,夺神兵,闹地府,强销死籍,发现打遍周边无敌手,信心也越来足。两次招安,先当弼马温,后封齐天大圣,因蟠桃胜会未受邀,大闹天宫,直至被如来压至五行山下。

(第5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日本《绘本西游记》(首页),日本漫画家水岛尔保布 (1884-1958年) 绘,1950年出版【页7(右)】)

这个时期的悟空争强好胜,好图虚名,一生的性格由此养成。犹如一个名校大学毕业生,也似一个愤世疾欲的摇滚青年,身怀绝技,发现身边太多碌碌无为之辈,迫不及待想在社会扬名立万,抢夺话语权,展示真个性,不知天高地厚挑战传统权威,结果不出所料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

(第5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陈惠冠新绘全本西游记》)

五是中年成熟期,从五行山下脱身到如来许愿封坐莲台这段时间。

悟空在五行山服刑了五百年,期间看破人情冷暖,深感到佛法无边,抓住唐僧取经的机会,重获自由之身,但代价是戴上了紧箍儿。西行路上,帮助唐僧收龙马、八戒、沙僧,一路降妖降魔,辛劳最多,功劳最大,但始终得不到唐僧的真正认可。11次被念紧箍儿咒,2次遭唐僧逐赶。

这个时期的悟空快速走向成熟,看问题做决策不再局限于花果山弹丸之地,对世界有了全面宏观的把握,知道三界的势力划分和自己的角色定力,知道人在江湖飘,时刻会挨刀,一定要有大佬罩着,投靠佛门才是现阶段唯一出路,迅速接受现实,把降妖当成事业爱好,但与唐僧的关系始终不能调和,直到用计逼迫如来许愿,锁定了取经项目的预期收益。

六是壮年老成期,真假美猴王之后到五圣成真这段时间。

到如来许愿后的悟空,继续除魔,坚心向佛,一心为佛。成功帮助如来把牛魔王收于麾下,稳妥化解了佛门二把手弥勒的阴险阻击,催促如来解决了亲戚大鹏为非作歹的历史遗留问题,顺便把影响如来声誉的香油小金库连根铲除,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用犀牛角做了人情。

这个时期的悟空早已洞察取经活动本质,处事圆滑老到,协调各方利益八面玲珑。唐僧感受到假猴王的死亡威胁后,也再没念过紧箍儿咒。与此同时,悟空也学会了说教说谎,陶醉于享受香火供奉、建庙立祠的成就感,慢慢成为既得利益群体一部分,成为自己当年所反对的人。

七是老年成佛期,如来封为斗战胜佛之后。

自出生342年后,到强销死籍,再到500年牢狱,再到14年取经,800多年工夫,悟空靠着天赋加补品加奇遇,就修成了佛,这个过程别人要多生累劫才行。

从此,世上再无孙悟空,再无叫板天庭、挑战规则的齐天大圣,再无路见不平拔刀相向、除恶务尽降妖除魔的孙行者,有的只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位列如来两侧、享受顶礼膜拜的斗战胜佛。

2.七个绰号七张面孔

(每张脸谱与造型背后,都是各自的理解与想象)

悟空不只是单纯单一的英雄形象,而是和常人一样,不仅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也有男儿落泪时。悟空除了好斗,也好虚名,除了刚直,也会撒泼,除了傲骄,更会变通,这些特点都在活灵活现的绰号中得到体现。

一是齐天大圣美猴王。

在第一回,悟空发现水帘洞后,就开始自称美猴王,有趣的是,将“石”字儿隐了,做法与历史上出身不好的皇帝如出一辙。自龙宫取得装备后,“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美猴王的名头算是立起来了。

(日本《绘本西游记》(首页),日本漫画家水岛尔保布 (1884-1958年) 绘,1950年出版【页5】【2400x852像素】)

但真正体现齐天大圣内涵的诗句,还是悟空对如来说的一番话:“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这也是悟空的内在灵魂,在封建礼教社会,王权至上,这种反动言论,离经叛道却又振聋发聩。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西游记图册》,明 无名氏绘,绢本设色,中国国家博物馆藏【5】插图)

二是太乙散仙弼马温。

悟空在天庭有了天仙编制后,只是南极寿星口中“不入流的太乙散仙”,搞不清官级大小,工作非常卖力。“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论业绩、论能力、论态度,悟空任弼马温都是屈才,但在论资排辈讲关系讲靠山的天庭,这反而是常态。

当悟空知道自己只是“这样官儿,最低最小”时,出离愤怒,打出天门。因此把悟空自封齐天大圣说成花果山起义,纯属误读。悟空其实是个官迷,书中调侃“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讲悟空只想在体制内有个合理职级待遇,并没有什么革命理论和主张,仍然是造反与招安的老套路。弼马温也成了悟空的笑料,经常被八戒嘲弄和被有背景有实力的妖怪耻笑。

(第4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可能是明万历时期金陵大业堂刻本,书前版画007【1600x2774像素】)

三是无父无母孙悟空。

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老祖所取,这段故事有很多六祖惠能的影子。猴子拜师时自言“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我也无父母。”祖师以猢狲之形,拆字“老阴不能化育”,取姓为孙,再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的师门辈分,取法名悟空。这个名字代表了对生命真谛的参悟。

在佛教教义中,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空指缘起无自性,空不是没有,而是相对于“有”或“色”存在,一般用“非有”来理解“空”,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书中写道“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之后安插多次讨论多心经,既是对悟空名字的概括点睛呼应,也是理解全书表达意义的关键。

(【摄影】四川大学生爬峨眉山看猴子,无意中拍到酷似“孙悟空”的山景2:将照片旋转90°)

四是唐僧徒弟孙行者。

孙行者是唐僧取的名字,“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古人拜师都由师父取名字,书中大佬也喜欢给弟子取名,很是看中这种命名权,八戒、沙和尚都是唐僧取的名字。

观音想给悟空取名,就被拒绝了。还有个行者叫惠岸行者,是观音徒弟。在救唐僧、打妖怪的系列故事中,作者都称悟空为行者,这个身份代表着悟空弃道从释,是唐僧的大徒弟,伏待保护师父是其主要职责,与师父陪读修行也是重要职责。

被青牛精没收金箍棒后,悟空少有地沮丧,边流泪边向独白师父:“佛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穷。同住同修同解脱,同慈同念显灵功。同缘同相心真契,同见同知道转通。岂料如今无主杖,空拳赤脚怎兴隆!”。

此外,悟空还经常与唐僧斗嘴讨论《多心经》。有时也会跟唐僧耍耍顽皮。在乌鸡国行者叫不醒装睡的唐僧,就“摸着他的光头”“乱摇”起来,有点唐僧顽皮儿子的味道。

(《绘本西游记》,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1初编,大原东野、歌川丰广插画,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书前人物绣像】5:孙悟空【1964x1605像素】)

五是妖怪亲戚孙外公。

悟空在打妖怪之前,喜欢来一番精神胜利法,先从辈分上占对方便宜,自称“孙外公”、“外公”,这种逞口舌之快,颇有一些骂街的市井习气。

悟空在号山变牛魔王哄了红孩儿之后,就“呵呵大笑”,自认为“得个上风来了”,腰疼也神奇般好了,跟小孩子一般。偶尔也叫孙爷爷(见九头虫时),绝大多数时候自称外公或孙外公。

第一次自称外公是在观音禅院,“行者跳将出来,咄的一声道:是你孙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爷爷!”

悟空外貌尖嘴猴腮,长得像雷公,“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外公比舅公还大,悟空石头所生,有母无父,自称外公也就在情理之中。

之后遇到黄风怪,悟空身材矮小,放出大话“你孙外公在此”,打斗之前,先激怒对方,不失为一种策略。久而久之,就成了悟空的一种口头禅,是悟空喜欢耍嘴皮子的具体体现。

六是滑头刁钻泼猢狲。

悟空因身躯鄙陋,嘴乖齿利,善于钻空子,经常惹恼别人,也常被叫作“泼猢狲”“刁猢狲”“猢狲儿”“猢狲”“泼猴精”“泼猴”“猴头”,唐僧、八戒、如来、观音、妖怪们都这样骂过,可见大家有着共同的印象。

为救乌鸡国王,悟空向老君借丹,明明一粒够了,却要“十来丸”,惹得老君怒道“这泼猴却也缠帐!”。狮驼国希望如来出手相救,悟空不畏权威,当着众菩萨面揭短如来“那妖精与你有亲哩。”逼得如来间接承认“是妖精的外甥”。这个外号其实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和叫别人“死胖子”“黑鬼”一样,是典型的身体歧视和种族歧视,难怪悟空最为反感。

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那伙精不知死活,一个个各执枪刀,摇旗擂鼓,走出洞来,对行者喝道:“你个不怕打的猢狲儿,你又来了!”行者最恼得是这猢狲二字,咬牙发狠举铁棒就打。

七是横行介士蟹介士。

何为介士?是指披甲的卫士。《韩非子·显学》说,“国平则养儒侠,难至则用介士”。

悟空外形很有特点,表皮全是骨头,与螃蟹有得一比。宝林寺僧官眼中的悟空是这个样子,“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宝象国公主也说,“你这般一个筋多骨少的瘦鬼,一似个螃蟹模样,骨头都长在外面。”螃蟹又叫无肠公子,《聊斋志异》中就有个螃蟹报恩的故事。

悟空喜欢变螃蟹,符合阻力最小原则,当年猴子尾巴没处理好就被二郎神识破。跟踪牛魔王去碧波潭,悟空还因变成螃蟹被抓住,情急之下,急忙自辩:

“生自湖中为活,傍崖作窟权居。盖因日久得身舒,官受横行介士。踏草拖泥落索,从来未习行仪。不知法度冒王威,伏望尊慈恕罪!”

幸亏“众精闻言”拱身求情才脱险。横行介士的绰号叫得不很响亮,但是悟空自己认可的雅号,也是依据外形取名:横着走、全身披甲、随时战斗,很符合悟空的行为特点,只可惜流传不广。

(第60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清彩绘全本西游记》171,清 佚名 绘,原藏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国书店2008年出版)

3.儒释道三家混血儿

悟空除了神通广大,还有一张伶牙俐嘴,儒释道三家的流行观点,悟空脱口而出,但都是“拿来主义”,缺乏前后一致、知行合一的行动,不似唐僧有板有眼、信守教义,是典型的宗教实用主义者。

儒家方面,悟空是以叛逆形象登场,前七回是大家最喜欢的美猴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豪迈自信。经过500年的监狱改造后,悟空就慢慢变了,成了儒家伦理的代言人。

平顶山八戒巡山,行者就这样教育师弟,“古人云,顺父母言情,呼为大孝。师父说不打,我就且饶你”。

全忘了自己刚戴上紧箍儿时,曾心怀不善,举起如意棒“望唐僧就欲下手”。

镇海禅林寺唐僧病了,行者表现出难得的体贴,“师父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仿佛平常阴阳怪气怼唐僧的是另一个猴子。

降青牛精后,土地出来拍悟空马屁,“圣僧啊,这钵盂饭是孙大圣向好处化来的。因你等不听良言,误入妖魔之手,致令大圣劳苦万端,今日方救得出。且来吃了饭,再去走路,莫孤负孙大圣一片恭孝之心也。”

真是千穿成穿,马屁不穿,这句“恭孝之心”真是说到悟空心坎里去了。

对宝象国公主失信,准备撕票人质前,还成功教育公主“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说得公主“半晌家耳红面赤,惭愧无地。”

(第31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清彩绘全本西游记》102,清 佚名 绘,原藏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国书店2008年出版)

虽然悟空没跪拜过玉帝,但没少拜观音、唐僧。除对妖怪不择手段外,基本上都在仁、义、礼、智、信的框框里行事。

对观音坐骑有可能“败俗伤风,坏伦乱法”的事,悟空还要亲自执法,“让我打他二十棒”。

对车迟国国王崇道贬佛的做法,则取中庸之道,苦口婆心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最后对于自己进太庙,立生祠,接受香火供奉,亦乐见其成。

(第99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清彩绘全本西游记》297,清 佚名 绘,原藏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国书店2008年出版)

释家方面,主要通过一路上与唐僧讨论《多心经》,来表现悟空的佛学修为。

《多心经》是浮屠山乌巢禅师所传,唐僧听一遍就记住了,悟空旁听也记住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劝。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多心经》就是当下流行手抄的《心经》,但断句略有不同,西游中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现在流行版本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苦寂灭道”,现为“苦集灭道”,其余相同。

唐僧、悟空学习心经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悟空以学长的姿态出现,经常指点唐僧,这也是唐僧烦悟空的原因之一。

到了平顶山,唐僧不过提醒下地理坐标和野生动物危险性,悟空直接把天聊死,“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什么虎狼!”

(第43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明.吴承恩著.华阳洞天主人校.明代杨闽斎刊本266【2253x2124像素】)

到了黑水河,水声振耳,三藏大惊,悟空偷换概念、话里有话,表示自己没听到什么。显然,悟空正处于心外无物的修行境界中,所以说,“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在车迟国、黑松林、隐雾山等地,多次提到唐僧温习《多心经》,终于,快到祗树给孤独园时,唐僧对多心经的理解毕业了。

(第19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清彩绘全本西游记》071,清 佚名 绘,原藏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国书店2008年出版)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拈花一笑而不语,是对《多心经》的完美解读。八戒沙僧两个学渣听不懂,一边嚷嚷不休,让唐僧忍不无忍,“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对《多心经》的认识,也许可借用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在不可言说的地方,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正如网络留言“神评论”,认识每一个字,连起来看不懂。

此外,悟空对因果报应、“恭敬善慈,诚心念佛”等佛家思想也是深信不疑,照单全收。

最后,师徒成功解脱“登彼岸”时,作者借行者口道:“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把西游释厄的主题与修行解脱的法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道家方面,是悟空的“本来面目”、源流所在。

悟空是仙石所孕,这个天地结晶的“胎盘”就是道家外形: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悟空从赤子状态开窍,是“道心开发”。为了学长生不老术,悟空留意的是道家神仙,一听到樵夫唱“静坐讲《黄庭》”,立马认定找到了神仙。

在西游记的底层逻辑里,道家代表着官方渠道,其修仙路径被视为名门正派。悟空的神秘导师须菩提祖师虽然精通佛道,但还是道家装束。悟空打破盘中哑迷后,所学也是道家秘诀。

当时悟空跪于榻下。

第98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清彩绘全本西游记》292,清 佚名 绘,原藏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国书店2008年出版

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这里作者故意混淆佛与仙的区别,但修行用的全是道家方法:“当日起来打混,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

后来悟空大闹天宫,与道家决裂,压在五行山下,为脱厄运才“弃道从释”。

从此,悟空就对道家颇有不敬,车迟国还撺掇八戒把三清扔到了茅坑里。悟空原本有一定道家理论功底,经观音、乌巢、唐僧的启发,悟空将道佛两家理论融会贯通,达到了相当高度。

虽然明面上悟空更喜欢谈空说有、讲佛家理论,但在调理身体、恢复功力方面,还是靠道家的老本。被红孩儿三昧神火攻击后,凉水一冲,差点报销,“却幸得八戒按摸揉擦,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

在玉华州教三个王子本领,也是道家套路。

“行者才教三个王子就于暴纱亭后,静室之间,画了罡斗,教三人都俯伏在内,一个个瞑目宁神。这里却暗暗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将仙气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传与口诀,各授得万千之膂力,运添了火候,却象个脱胎换骨之法。运遍了子午周天,那三个小王子,方才苏醒,一齐爬将起来,抹抹脸,精神抖擞,一个个骨壮筋强——大王子就拿得金箍棒,二王子就轮得九齿钯,三王子就举得降妖杖。”

(第88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清彩绘全本西游记》262,清 佚名 绘,原藏江西萍乡市图书馆,中国书店2008年出版)

悟空又叫金公、心猿,作为一个道家修行符号,通篇都是与道相关的暗语,100回合中,带“道”字的标题达11处,意思相关的半数以上。这种设计折射出悟空不为人知的悲哀:明明不再是道家的人,却浑身打满道家的烙印。

总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英雄,亦枭雄,偶尔狗熊。

从开始的无善无恶,非善非恶,到后来的无法无天,再到亦善亦恶,悟空经历了人性的各种裂变。其实作者有很多唯物论的思想,没有陷入所谓的人性本善本恶之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不过是环境的产物,神仙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儒门“弃儿”、道派“叛徒”、佛门“打手”,悟空头戴紧箍儿,身负取经名,师父“愚氓”难训,师弟重担难分,只有西天一条路,处境很是艰难逼仄,难怪《大话西游》结尾说城墙上的至尊宝“他好像一条狗”,难怪原著中悟空动不动就掉泪哭鼻子,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英雄。

有人说真正的悟空已被如来“殄灭”,在第七回已死。那个无法无天,“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悟空虽然过瘾,但不真实,没有启示意义。

还是优缺点鲜明的悟空来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更讨人喜欢。虽然这个悟空毛手毛脚、偶尔说教、好大喜功、好图虚名,但不畏强暴、除恶务尽、坚忍不拔、善作善成的风格还是广受欢迎。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每当遇到人间丑恶、妖魔兴风作浪之时,性格柔顺的“沉默的大多数”就会开始企盼,“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任何时候,只要人性不变、妖魔还在,悟空就会一直被怀念和期待,也许这就是悟空的永恒魅力!

(《清彩绘全本西游记》,还是喜欢悟空最初的样子)

文章转自“且慢品西游”公众号详情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