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 HD

分类:剧情片 法国2007

主演: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达尼埃尔·达里约,凯瑟琳·德纳芙,西蒙·阿布卡瑞安,加布里埃尔·洛普斯·贝尼茨..

导演:文森特·帕兰德,玛嘉·莎塔琵

热腾腾的影评:在一次有关跨文化的讲座中speaker提到了这个电影,就记在了便签里,一直没记起来要看,这次宅家决定看起来,在一个常用的电影网上找到了,结果好不容易可以播放了,但是半中间停了,随意搜了下电影名,居然腾讯视频里就有,而且还是免费的。。。刚开始还怕自己看不懂,因为对伊朗真的了解太少了,看完之后觉得很好看。我当时看到这个电影名,我以为会是一种隐喻,没想到真的就是介绍主人公在伊朗的成长史。整片以黑白两色呈现,让观众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物对话和人物表情上,也淡化了很多对血腥的画面的恐惧。该电影是 Marjane 的自传,将个人命运放在伊朗的国家命运的大背景之下展开,涉及到了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等重要时间节点,沉重的历史用简明有趣的方式让我这个历史白痴印象深刻,随着主人公不同阶段的重要经历,我也可以窥见伊朗不同阶段的真实状态。先从国家层面来讲,沙政府的复辟,长达八年的战争,伊朗人民被迫禁止娱乐活动,女性必须穿长袍,思想不断被奴役,然而越压抑就越反抗,有为了忠于自我而牺牲的艾诺叔叔以及女主的爷爷,还有成千上万宁可被处决也不愿改变自己信仰的人,他们就是烈士,每条街道是以烈士命名,更是一种残忍而无奈的缅怀。贯穿其中的是Marjane 跌宕起伏的人生,Marjane 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叛逆女孩”,从她的嫉恶如仇,敢于质疑就可以看出,父母为了她的安全将她送到了欧洲的奥地利,成为异乡人后,她也因为自己的性格而惹了好多麻烦,但她始终忠于自己,就像她的艾诺叔叔说的对家的记忆永远不能忘记和外婆说的always stay true to yourself,但是由于青春期以及排挤,她变得慢慢堕落,沉溺于用酒精麻痹自己,流落街头,被狗血的爱情所伤,甚至以自己的国家身份为耻,最终她在被心爱的人背叛后因为吐血而昏倒被人救起后终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决定回国,这让我感受到任何时候都要记得 家永远都是向你敞开的,家人也都自觉地不问Marjane 在奥地利的生活,但是回到了家乡,Marjane 仍然感觉自己是一个异乡人,她没法适应身边的任何人,她不愿见人,碌碌无为,她开始吃药,喝酒差点死去的时候她见到了上帝,在上帝的安慰下,她重新站了起来,读大学,融入社会,认真生活,这样的她依然是那个敢于反抗讲座上士兵关于女性穿戴言论的人,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不足道的,这次她幡然醒悟,决定重新再去奥地利,这和她第一次去时的茫然完全不同,她带着果敢和决心,到结尾的士司机问她从哪儿来,她不再欺骗不再犹豫地说出了伊朗,这是主人公内心深深自豪感的体现,虽然她的家乡满目疮痍,但她依然热爱自己的家乡。在电影中有几个关键人物,最重要的就是她的外婆,在她失意的时候,在她不敢离婚的时候,在她栽赃他人的时候,在她决意再去奥地利的时候,外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她的父母无私地爱着她,第一次去奥地利是父母担心Marjane 的安危而内心不舍,而第二次送Marjane 去奥地利父母虽然也是不舍,但是他们相信女儿是去一个自由的国度了,而且Marjane 的母亲也是一个独立女性,她在面对男性的侮辱的时候勇于反击,我觉得家庭环境也造就了Marjane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Marjane 爱情的感想,第一段感情,Marjane 一见到他就觉得他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结果却是一个同性恋;第二段她享受了两人相互爱恋,风花雪月,但却没有逃过捉奸在床的命运,后来Marjane 回想自己当时怎么会瞎了眼看上了渣男,我觉得这跟她少不更事,过于天真有关吧,第三段是回到了伊朗之后,一个看着很靠谱的男子,在伊朗男女是不能在公共场合牵手的,于是Marjane 在21岁时就答应了丈夫的求婚,但婚后住在一起才发现两人根本就不合适,而此时Marjane 也发现自己已经不爱自己的丈夫了,她向友人倾诉,而友人却告诉她如果她离婚,就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人盯上,被撩,Marjane 犹豫了,最后在外婆的开导下,她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我觉得这就很想现在许多大龄单身男女的状况,不了解自己,急于进入婚姻,却发现事与愿违。所以我觉得be true to yourself真的很重要,必须要真正了解自己,真实地活着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