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 正片

分类:剧情片 日本2006

主演:小田切让,香川照之,伊武雅刀,新井浩文,真木阳子,蟹江敬三,木村佑一,田口智朗,泷正则

导演:西川美和

日本电影《摇摆》(유레루) 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一个镜头并非美惠子跌入河流的戏眼镜头而是她与小田切让饰演的男主草川猛巫山云雨的春宵帐暖。可能先入为主也有一定关系,但确实这场床戏很好地诠释了草川猛与千惠子的人物关系---即旧情人见面的干柴烈火,哪怕美惠子的身份已是草川哥哥的女友,哪怕草川在东京也有同居女友,他们俩只是因为草川母亲的葬礼而在草川的老家重逢。男主草川显然并没有把千惠子在心里放得很重,他只是出于对哥哥的一种复杂心态 难以言状的莫名嫉妒而选择主动与千惠子发生了一夜情而已。只有千惠子当了真,误以为他对自己余情未了,才会在草川穿好衣物开车走后呆呆坐在屋内闻着他留下的那包烟。闭眼轻嗅,闻的是烟草的气味么 显然不是 是想象之中爱人遗留的气息

导演西川美和对于这场戏的场景描写与镜头语言非常克制。这幕场景没有任何一句台词,仅仅只是白描的镜头语言。男主穿裤子的动作-案板上女主准备为男主煮宵夜切开一分为二的番茄-房间内空余女主一人放空嗅烟的无言。再接着下一幕的镜头一转,开始有了台词对白---男主驱车回家与哥哥的简短对话。不知不觉间已说完了一话男女主的故事,关于这幕床戏展开的戏剧推动也到此结束,戛然而止的刚刚好。其中没有任何关于男主离开女主家,两人的举止对话镜头,导演留下的空白足以令观众遐想连篇。

床戏彰显的不仅是简单的男女主感情线,更多的是为后面电影展开的兄弟关系埋下伏笔以及有所暗喻。毕竟这部片子侧重叙事的并非男女主的感情故事,而是兄弟情,探讨人性之下的变化与猜忌。若是单纯描写男女之情的纠葛不能说不够高明,只是难免的,落入俗套之窠臼。

男主对哥哥的感情态度是复杂的,因为衍生牵扯到了对千惠子的感情态度。虽然在影片的中段,三人出游河涧,男主对女主的态度是微妙和回避的,女主对男主的感情是百般暗示迂回话术直至后面的直接发问--“我想同你去往东京,当年情酣意热之际就该随你一同前往大都市闯梦。” 这其中又涉及到兄弟二人当初不同的选择影响了他们后半程人生的际遇心境,在此不展开一一赘述。

三人的镜头也很微妙暧昧,一开始我也没看明白看完影片结尾再倒回去看了一遍方才如梦初醒。导演很巧妙的埋下了草蛇灰线的伏线暗示观众兄弟二人对彼此的深层心理认知。男主对哥哥内心是有猜疑的,哥哥对男主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与自以为的明示。始于各自世界观之中对亲情的理解定位,两人在事故发生之后的开庭辩证展开了自己认为有利彼此的一系列行为决定。

哥哥从一开始的警局自白到开庭的翻供否认再到被弟弟指控的变幻莫测;男主从一开始的表现出来对哥哥的坚信不疑到后面的为哥哥奋力奔走寻求律师叔叔的帮助再到最后当庭对哥哥的目击证言。反转再反转,难免晕头转向一头雾水。戏剧冲突也在这一波波反转情节之中高潮迭起走向了电影的第一段叙事重心。其间运用了罗生门的叙事手法。我在观影过程中,一度联想到东野圭吾的《恶意》。对人性的描摹刻画,创作叙事的风格及本格推理的细节手法何其相似。我愿称之为导演对观众,作家对读者设下的一场思维博弈,看看最后究竟是谁成功骗过谁抑或是谁识破了谁的骗局。

说回电影的结尾,开放式结局。所有的恩怨分明、兄弟阋墙都消泯在了哥哥对男主的坦然一笑之中。男主在马路的一边,哥哥在马路的对面遥遥相望。兄弟之间隔着的不止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更是这七年牢狱光阴荏苒无妄之灾人心猜忌的纷纷过往。

当初心生怀疑出庭指证的男主在过世母亲留下的老式放映机与一卷童年录像带中找到了命题的答案--这里不得不多嘴说一句关于录像带、放映机在影片开头男主回老家奔丧便有镜头对白提及,开篇即结尾伏笔,细节控心悦诚服,唯一句甚是高明耳。

千惠子从摇摆的吊桥坠下,事发当时男主正在吊桥的对面拍摄一种白色花卉,隔的距离边界感是模糊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是而非。很无奈,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只能是相由心生。所以并非男主前后记忆发生错乱而产生了矛盾。只是一开始他信任哥哥,坚信自己什么都没看到;到中途心生猜忌,想起看到的场景是哥哥推了千惠子杀害她;再到结尾部分通过童年录像带中哥哥紧紧拉住自己伸出援手,手臂以及救扶的姿势完全吻合高度统一,他也唤醒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目击记忆---即哥哥当时同样也用这只手紧紧抓住了千惠子不小心坠桥的手臂,只是无可奈何事已定局,哥哥还是没能抓住千惠子那只可以带给她生还希望的手臂。很明显看出哥哥已经尽力了,但仍挽回不了早已定好的命数,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事故的结局。

录像带中童年男主手拿着山间采来的白色花束笑得一脸灿烂,千惠子坠桥之前成年后的他拍摄的那束山涧野花也是那一抹似曾相识的纯白。白色象征着纯洁,是否意味着最开始的人心也同样是一如初见的洁白无瑕。

“大家所见的都是真实的,可时光总是这么匆匆流逝,但是所有这一切不可信中,唯有一件确信的事。在那座摇摇晃晃,一踩即空的板子上,失足踩空的那个人是我。而这是现在的我眼前看到如此清晰的景象。腐碎的踏板可以修复吗,腐蚀的栏杆还能使用么,如果还有那座桥...”

(作为是影片最后升华主题部分男主独白重心台词,日文字幕翻译的不太好,看b站小伙伴发上弹幕补充翻译理解更深刻。其实字幕翻译关乎台词对于电影的作用会影响观众的理解体验)

影片最后一幕哥哥脸上的神情恍惚木然,随后绽开泯然一笑。随着片尾曲“我们回家吧”配乐响起,电影的所有镜头到这也就结束了。剩下的,导演兼编剧西川美和将这份结局的答卷交给了每一位观众自行想象。

弟弟究竟有没有来到了马路的对面与哥哥相拥而泣;哥哥或弟弟有没有在奔赴对方的马路中途被川流不息的疾驰车辆击中而生命消逝;抑或,他们只是隔着马路相对无言,空余泪流两鬓,泯然恩怨。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江湖深远,各自珍重,各人奔赴而往各人归属的既定命途。这三个假想结局里面,我最喜欢第三个结尾,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与刚好。

这是看的第一部小田切让的电影作品。看的第一遍,记住了小田切让的颜多么令人沉沦。看的第二遍,却记住了有个演员叫香川照之,被演技折服。当然,小田切让的演技也很棒,两位演员的对手戏交相辉映,不分伯仲。

人总是会变的。

我以前很讨厌吃香菜,闻到香菜味就想吐,搞不明白世界上怎么会有人喜欢吃这种东西。但是后来的某一天,我在调火锅蘸料的时候,那一瞬间就爱上了香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越吃越爱。正也说明了,人生是充满戏剧 冲突 反转 与未知的。人性是最幽深也是最不可捉摸的东西,所以才会有猜忌与离间丛生。似野草疯狂生长,譬黑蝶漫舞喧嚣繁华。

《摇摆》描摹的人性与猜心可以与《恶意》作联系和一个比较,不过呢《摇摆》比《恶意》留下了很多美好,少了许多人性洞察的幽微与黑暗。

在周六的清晨,看完了这部描写人性入骨三分的日本电影。我一个人在家对着笔记本哭成傻逼。观影确乎是一件私人体验的事,它甚至私密到了不可言说,只适合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里任情绪放肆,漫流成河,一疏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独鸣。

从前会想,热泪无人能解;现在则是,远山青黛无人能解其意。季羡林先生说,自己的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我想,自己的花,是长给自己看的所有的情绪与感悟,留给自己悄然安放。

猫咪扑棱着毛茸茸的小爪子争那一缕清晨的温柔我却静静关上房门,阻止那一米阳光的丝丝浸入美好,是该选择平静地放其自由。

花重锦官深处无言相视而笑,润物细无声。猫咪踩着无声的猫步轻巧跃下窗槛,慵懒地伸了个懒腰,娇俏的打了个哈欠。

应是,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最后,山高水长,人生何处不相逢。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