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分类:爱情片 大陆2016

主演:龙丽玲,孙启新,宋忆宁,王栋,张显佳,焦志强

导演:王安达

十多年前我在看《狗咬狗》的时候愤懑地感慨片子在国内严重被低估,好在李灿森被提名了金马最佳男主。当年的《狗咬狗》,李灿森和陈冠希隐忍内敛的表演把影片阴郁绝望的氛围铺陈的极致完美,多一分没多少一分没少,都是无表演痕迹派的优秀演员。这一次的《等》陈冠希延续了他对沉默少言内心涌动性格隐忍类型人物的精准拿捏,把一个带点丧气儿但内心写满话语渴望生活的普通男人演绎的淋漓尽致。多数人喜欢拿“爆发”来作为一个人演技高低的标杆,这其实有点愚昧,事实上最体现演技的是那些不需要有大动作的最平淡的戏,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眉宇间的颤抖下巴的抽搐手指的小动作淡淡的言语磕磕吧吧的尬聊最能窥见这个人在表演上的天赋,因为“大动作”的产生如咆哮戏前提是情绪酝酿出来,但凡酝酿出来后,只要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基本都会有膝跳反射一样的愤怒反应,但平淡戏却需要去表现一个人常规情绪下的微弱肌肉反应,这之中往往会产生偶遇性的神来之笔。做这种表演有两种手法:一个是纯表演,表演的话需要演员自己去规划设计呈现每一个小动作,能设计、呈现到无表演痕迹的地步的演员我们不可不说他/她是天才;另一个就是“本色出演”,本色出演并不是指用自己生来的性格去演戏,而是在剧本中用另一种方式“活”了一遍。但凡能完美使用这两种方法的演员都是绝顶优秀的演员,而且如果你不亲自问他/她,往往旁人是无法窥探揣测出他/她究竟是在“表演”还是“本色出演”。

等,简简单单一个主题其实藏了五重小有差别的隐忍情绪。第一层是影片里最浅显的一重情感,即是女孩用她最无瑕的爱去等男主回来(但影片不简单就在于等你看到后面,女孩驻足于咖啡厅门口把戒指留下选择离开了,这种典型的开放式结局可以形成很多平行世界,从而看似最简单的一重情感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了)。第二层是影片最显眼的主题即男主在咖啡厅的等,这个时间点上的他处于不确信和期望交织的纠结烦躁状态,等,是他认定的唯一出路。第三层是为影片以及男主心绪变化充当催化作用的阿婆个人方面的等,等待孩子的归家。影片最浓的笔墨都施在第二第三层,肥妈和陈冠希二人一张一弛的表演,三个巴掌间即把母辈和子辈间的隔阂牵挂立体地呈现出来,星星点点的小意外和隐隐的预料之中以及淡淡的收尾,不矫揉做作,也没有过度戏剧化。阿婆的“催化”很直接的改变了男主的心境,衍生出后面的剧情——男主接替了咖啡厅辞职的服务生。这一个决定有着两重意义,一是可以每日“弥补”阿婆,二是对未来抱着好的期望活下去,那个他挂在门铃上的戒指就是他美好期望的象征。第四层是几乎已到了屏幕外的父亲的等,他的等是影片所有情感层次里最深沉最成熟最大彻大悟的等。王家卫电影里喜欢扯一个梗,就是一个人有什么不吐不快的言语可以对着一个树洞说,说完你就会觉得已经发泄完毕了,这个策略我们每个人大概都在现实中实践过,曾有两年整我都有保持给我曾经最在乎的一个朋友写信,攒了一箱,最后一封也没有发出去,我另外一位朋友也告诉我她写给我的好多信写完就撕了。父亲的等有些近似这种,而且带着宽容和智慧。最后一层的等就是男主最后最漫长最乐观的等,他已经不是那个丧气熏天的闷葫芦,他会把热情浇筑在修老钟表上,和爸妈拉拉家常,愉快地接待善良的阿婆,人生有了明亮的颜色。

如果要强行给影片的设色问题划出一个规律来,我个人的理解是:影片的顺叙状态是黑白的,插叙状态是彩色的,所以影片开头处女孩撑伞在雨中的镜头是黑白的(不过他的两段对女孩的美好回忆也用了黑白的镜头,但是对他而言最黑暗的回忆——他自卫杀死阿婆儿子时的影像却是彩色的这应该算是导演的一个巧思吧,反衬),然后,回到现实后,他在雨中奔跑追车跌倒后,影片用了很经典的局部颜色还原的手法,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红色的t恤让悲怆的气氛更加浓重,像一记狠针刺痛观者的神经。这一手法的运用最闻名的是斯皮尔伯格当年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之后,众多导演纷纷致敬效仿,屡试不爽。也许是为了区别整个故事的空间感,父亲写信的那一段也用的是彩色影像。最后男主在修理钟表的时候旁边的工具箱也还原成了红色,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愿意把这一抹红色看做是他的希望。以及,他接完电话后镜头给了他挂在门铃上的那个戒指一个特写,戒指的颜色也还原了,而粉色也是红色的变体。

或者另一种理解是:以男主视角发生的一切都以黑白状态呈现,屏幕外的视角或说男主外的视角或者说历史发生的状态用彩色来呈现。

“等待是个难耐的沙漠,隔住了现在的境况和我们想去的地方。”

“我们会想尽办法离开这个不安的沙漠,一些可能让自己更难受的方法。”

“等待是痛苦的,忘记也是痛苦的,但是最痛苦的,却偏是在等待和忘记之间做出选择。”

“不是每个人都明白我们的决定,但是我相信你的决定是美好的。”

影片临近结尾会发现贯穿影片中的这一行行手写体原来是父亲的亲笔信,剧情至此完全明朗了。原来整个电影是可以看做是在父亲的视角上行走的。彩色特写部分会打到最后这两行字上(算是对整个“等待”行为的解读和总结):

“……正和我一起经历这个沙漠旅程。我并不孤独,因为我知道,你会在沙漠的尽头等着我。”

影像这门艺术,通过优质的镜头剪切,简简单单“父字”两个字的书写过程,一个顿笔落笔即能触动人的泪腺,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夸张的肢体表演,仅仅起笔顿笔间,浓浓的父子情已然溢出了屏幕,精巧的场景设计纯熟而简洁明了。

30分钟的短篇,张弛有度,层次分明,没有一句废话,没留任何隐晦的悬念,也更没什么缺斤少两没交代清楚的,不脱俗也不普通,扎到你神经。作为《打开我天空》的一个子片也毫无意外低调地没有捕获太多观众。 这世上很多小品的美都是静悄悄的,相比于轰轰烈烈的大爆发,这种清淡的小深邃总以一种咖啡或酒精的余香慢速浸透的方式地影响一个人的内心,观影过程中移情产生的结论和价值观反而更易在潜意识里深深扎根。活着,每每能碰巧领略到这些静悄悄的美,总会觉得很是幸运。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