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狂飙 正片

分类:动作片 美国1971

主演:SteveMcQueen

导演:李·H·卡金

序言:本人理论书籍阅读量无限接近于零,各种电影观点皆摘抄融梗自其它优秀友邻。写出本篇长评的唯一作用就是拿来丢人,各位就当看个笑话。

在我们讨论《极速狂飙》)(英文名Le Mans)之前,我想有必要先提及另一部赛车电影——就是去年詹姆斯·曼高德导演,克里斯蒂安·贝尔与马特·达蒙主演的《极速车王》(英文名Ford v. Ferrari)。PS:因为内地译名实在太土,所以接下来都用英文原名称呼影片。

由人物出发所产生的「戏剧冲突」,再以勒芒赛车为主体进行「视觉包装」,便有了这样一部相当工整、类型且极富娱乐性的《Ford v. Ferrari》。以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准来看,确实算作上乘佳作。

但48年前的那部《Le Mans》就很不同了,在大框架上简直就是《Ford v. Ferrari》的反面:让赛车的部分作为影片的「躯体」,而好莱坞那套传统的戏剧冲突反倒是“诱拐”观众的「皮囊」。事实是,作为那个年代的“赛车大片”,《Le Mans》实在是怪异地不像话。

影片的第一组镜头非常简洁有效地完成了主要人物的背景介绍:天色蒙蒙亮,静谧的小镇,空旷的街道,仅有少数行人在外游走。通过车内车外两方视角,确定主要角色;随后主角驾车来到一处弯道,镜头缓缓推到他的双眼和他所注视的围栏,画面虚化,插入回忆,角色信息填补完成,精妙的叙事样本。

景别远近,确立两位主要角色

简洁有效的回忆片段

在这之后的第二组镜头,则是着重展现勒芒赛道内外的“众生相”:维修站、观众席、游乐场,这些空无一人的角落将会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人满为患。视点随和移动到赛场外的林地,镜头对准那些在帐篷/车内熟睡的脸庞。在这清晨中,已逐渐有人开始苏醒,脚下的这座城市也是一样。警察、清洁工、医护人员,他们的工作也被重点展现。游客开始活跃,通过火车站、主干道、乡间小路,不断向着勒芒进发,透过几个航拍镜头去表现这壮观的景象。背景音乐的鼓点激昂起来,没有任何台词,没有任何意图,只是纯粹的纪录,纪录那个时代的勒芒,和所有为之着迷的「人」。这个游乐场将会是推进人物关系的主要场所

生活样貌的集中展现

伴随着人流所苏醒的城市/乡村

最为直观展现勒芒的盛况

在镜头下的那些狂热车迷

借由这一系列的镜头排列,我们便可窥探出《Le Mans》与《Ford v. Ferrari》在内容上的区别:后者仍然遵循因果逻辑基本线性推进的好莱坞叙述结构,在跨度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中提取该事件的精髓并加以改编,视点着重于特定人物,构建起传统的戏剧冲突(竞技精神与官僚主义的对抗),并让勒芒大赛作为“背景舞台”一般的存在,从而更好地衬托出“前景”的精彩。如此来看,《Ford v. Ferrari》毫无疑问,是工整的,套路的,却又极富娱乐性的。

而《Le Mans》的风格就大相径庭了:相较于《Ford v. Ferrari》所展现的65-66年间法拉利与福特的勒芒之争这个大事件,它所聚焦的范围非常有限,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被“局限”在勒芒赛道的24小时内(而画面内的信息量也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好莱坞的那套传统戏剧成分被极大的弱化,全片75%以上的时间都不曾有过台词,人物更像是一个谜团,仅用几句对话就简单交代他们的故事背景。在这般反传统的叙事逻辑下,反而彰显出本片真正的意图所在——在商业电影的框架下完成对历史事件的纪录。人满为患的勒芒赛道

看着勒芒赛道外那些车迷的真实生活样貌,我不禁这样想:在48年前,这部电影可能真的是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开赛期间实地取景,用摄影机去纪录下那些无比珍贵的历史瞬间。在当年也许它仅仅只是一部赛车电影,但现在随着时间推移,其意义也逐渐转变成真实可信的影像资料。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都无法去还原这样的真实场景

于是乎, 橡胶轮胎的摩擦声和赛车引擎的轰鸣声遍自然而然地填补了大部分对话的“缺失”,也是将观众与赛场连接的视听途径。在电影里,它们比一切台词都更具说服力,在24小时不间断的嘶吼中,焕发出速度的无穷魔力。实拍所保留的混乱感与速度感

当然,这其中也有静谧时刻。在正式发车的一分钟前,电影再次静了下来,只有伪装成心跳声的鼓点在背景烘托氛围。摄像机对准了那些跃跃欲试的车手(由面部特写推进到眼睛的大特写)、站台上的观众、记者、维修人员等,而后又将他们的视线交代给钟表、起步指示灯和裁判手中的发车旗(这里的升格镜头处理地非常漂亮)。鼓点愈发急促,并在正式挥旗的瞬间给出两个画面定格(一个是挥旗定格,另一个是整个赛场的大全景定格),世界迎来一瞬间的完全静谧,随后引擎轰鸣,观众那根拉紧的情绪终于爆发。这便是好莱坞渲染紧张气氛时的惯用伎俩,但这片高超的剪接,摄影与音效设计,都证明它是同类型之中的佼佼者。定格的瞬间

最后的静谧与秩序

赛车场面的呈现也很有意思,近乎完整的展现了起跑后第一圈的赛况:这四分钟内大部分都是类似于电视直播的客观镜头,在赛道外围冷静对准其拍摄主题。只有到了第一圈冲刺的关键时刻才大量使用车内拍摄的主观镜头,对准演员(外加一部分的直升机航拍)。并在最后的直道中抛给观众一个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低机位主观冲刺镜头,速度感被正式确立,背景音乐响起,赛车与赛车手之间的冲突再一次强化,视角在赛道内外反复跳跃,不间断地刺激观众的神经。近乎于完美的场面调度。低机位加强了赛车的速度感

航拍镜头直观展现出领头者的速度优势

视觉冲击力极强的主观镜头

局限于70年代的拍摄技术,《Le Mans》的大部分赛车镜头可能没有现在的赛车电影那般狂放,其大部分的赛车镜头仍然是以车内第一/第三人称的正反打与传统赛道外的拍摄视角所组成,但通过剪辑所构建的影像逻辑和当时实拍所得到的震撼效果,其视觉冲击力放到现在来看依旧不减。而雨战的部分更是精彩,赛车冲破屏障所扬起的「水幕」是其自身速度视觉具象化的最佳体现。而48年后,利用更加先进的视觉技术和拍摄技巧,《Ford v. Ferrari》中的“雨夜之战”完美展现其对前辈的传承与延续。高速行驶下的「水幕」赋予镜头更多动感

背光镜头下摄像头上的水滴是「速度感」存在的最佳佐证

《极速车王》的雨战片段可以说是完全超越

人物方面则是符号化的,主要角色的关系都处理得简洁明了,不作过多深入,也不过多阐述。借角色之口完成了导演观点的表达之后,就会立即将视角转移至赛道上,保证其主体地位。于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对白中所产生的情感都是点到为止的,在「去语言,重环境」的视听氛围设计下,不留任何赘余,简约之美蕴含其中。当女主说出“我是为了自己”的台词后,她已经初步完成「自我认知」和「人物弧光」的构建。于是视角转向窗外,对话被背景音掩盖,故事继续向前推进,丝毫不拖泥带水。

而后在第二天的赛程中,仿佛如诅咒一般,又发生了两场严重的车祸(这也是全片戏剧冲突产生最为刻意的部分)。法拉利⑧号赛车的车祸部分拍得非常怪异:在赛车即将冲出赛道时,突然给出两个「定格正反打」镜头,随后承接几组升格慢镜,在赛车停止翻滚后再一次「静音处理」,只剩下驾驶员慌乱的呼吸声。而后驾驶员逃脱的片段,又是用「正常速率」和「升格慢镜」两种镜头组成一个运动速率大相径庭的正反打,之后爆炸发生,升格、抽帧、镜头快推,各种拍摄手法一起上,以至于到了令人迷惑的地步。

但接下来保时捷二十号赛车的车祸处理就非常凌厉:邵氏经典快推镜头,车内车外视角转换,低机位下的感官刺激,实拍所无可取代的真实感,随后画面内再一次静音,事故在脑内慢速回放,重点突出特定音效,「动」与「静」,「生」与「死」,仅一瞬之间。这一切都处理得简略有序,颇有大师手笔。动与静的协调,独具美感

车祸后,法拉利选手重伤,而男主则并无大碍,但也不得不退赛。随后,在房车内,男女主两人的对话与观点碰撞出了全片的核心思想之一:

“遭遇事故很正常,赛车本来就是一项危险的运动,任何人都可能会遇上,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

“如果人们要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么他们应该是在追求某样很重要的东西吧?”

“最好是这样。”

“那为什么开得比别人快就这么重要?”

“许多人碌碌无为度过了一生。赛车对某些人来说十分重要,当你在赛车时,它就像是....生命。其他任何事情都只能屈居其后。”

就这样,当他们终于坦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后,影片进入了最终高潮前的最后缓冲,暧昧的氛围更进一步但也止于此步,视点再次聚焦于场内场外的芸芸众生,不断提醒观众这些繁杂的面孔才是影片的中心。属于好莱坞的浪漫时刻

生活态度的呈现

镜头下的那些面孔

最后二十分钟,剧情再一次给男主创造了重返赛场的机会,而最终高潮也由此展开。法拉利与保时捷,德莱尼与他的老对手斯塔勒,标准的好莱坞式戏剧高潮。而这位被顶替下来的倒霉车手也未曾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会这样结束,令人激动的对决之下往往掩盖这不为人知的无奈。

到了此时,两位惺惺相惜的对手已经无缘最高荣耀,在剔除功利的竞争下,在消去配乐的画面内,只剩下了纯粹的速度,引擎和轮胎的嘶吼便是最优雅的交响曲,共同将这一段的视听水准推向令人窒息的高潮,直至冲线时刻。

危险系数指度爆表的两个实拍镜头

到了最后,德莱尼的队友成功守住了阵地,拿下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而他只是隔着人群,远远观望。这头平稳的运镜和那边炽热的手持镜头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是落寞的,但他也并不孤独,先是来自对手的敬意,而后视线穿过流动的人潮,男女主又一次对视,升格慢镜恰到好处的让时间凝滞,氛围的营造,暧昧的形成,一切尽在不言中。来自对手的“认可”

暧昧的产生

最适合这种场合的手段往往是这种老掉牙的升格慢镜

48年后,这一段的情感内核被《Ford v. Ferrari》重新拿来「二次创作」。相同的“失意”与“释怀”,来自对手的脱帽致敬,和来自挚友的慰问与鼓励。当然,受限于其面向的主流观众,《Ford v. Ferrari》中的情感表达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对话”,在传统的技法上,顺从并屈服于观众的观影预期。

而《Le Mans》的落点就不一样了,当传统的情感段落结束后,镜头又聚焦于领奖台,并不断退拉,直至画面停留在能够俯瞰整个赛场的航拍镜头。于是,导演最后一次提醒着我们,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个人,是呼啸而驰的赛车,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是一个被纪录的时代。片尾字幕的形式变成了老旧发黄的相片,仿佛暗示他们也早已知晓影片最后化身成「历史影像」的结局。从“个人视角”转变为“历史视角”的镜头

对于《Ford v. Ferrari》,我们清楚它本质是一部依据历史上勒芒赛道的法拉利福特之争所改编的好莱坞传记电影,它仍然是服务于观众、取悦于观众的存在,我们可以轻易理解它。而面对《Le Mans》,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那么独特的一个存在:摄制组在70s动身前往勒芒真实取材,画面中的一切都是「纪录」而非「仿造」,而他们又在这真实的氛围中安插了属于好莱坞的虚构事件,却又刻意削弱其存在。于是在48年后的今天,面对着这些“转瞬即逝”的历史时刻,看着特定时代的人在特定环境下所展现的特定样貌,我们不禁感叹影像的珍贵,高歌赞美「纪录」的伟大所在。

—————————————————————————————————————————————不管怎样,我写这篇长评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去看这部《极速狂飙》,与其质量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豆瓣条目里仅有两百多人标记的成绩,实在是太惨了....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